皮肤念珠菌病是怎么回事
皮肤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真菌病,可能由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皮肤潮湿、糖尿病控制不佳、接触传染源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药物、保持皮肤干燥、控制基础疾病、避免交叉感染等方式治疗。
1、免疫力低下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患者或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感染念珠菌。这类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真菌容易定植繁殖。建议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等免疫调节剂。
2、长期使用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平衡,导致念珠菌过度增殖。常见于长期使用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患者。出现皮疹时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可配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
3、皮肤潮湿
肥胖者皮肤皱褶处、婴幼儿尿布区等长期潮湿部位易发本病。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伴白色鳞屑。建议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同时保持患处清洁干燥,肥胖者可外用爽身粉减少摩擦。
4、糖尿病控制不佳
血糖过高会改变皮肤微环境,促进念珠菌生长。患者常伴有外阴瘙痒、指间糜烂等症状。需严格监测血糖,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控制血糖,皮损处可涂抹克霉唑软膏。
5、接触传染源
通过公共浴池、不洁衣物等接触被念珠菌污染的物品可能感染。表现为环形红斑伴小脓疱。治疗可选用联苯苄唑乳膏,患者衣物应煮沸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预防皮肤念珠菌病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身体皱褶部位;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皮肤摩擦;糖尿病患者需规律监测血糖;避免滥用抗生素;公共场所注意个人防护。出现持续不愈的皮肤红斑、脱屑伴瘙痒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不要自行停药以防复发。日常可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饮食上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