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后面长了个包一碰就痛怎么治疗
耳垂后面长包伴触痛可能与毛囊炎、皮脂腺囊肿、淋巴结炎、疖肿或耳部湿疹有关,可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软膏、热敷、手术引流或抗过敏治疗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毛囊炎
毛囊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红色丘疹伴压痛。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每日清洁患处后涂抹。避免抓挠或挤压,防止感染扩散。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因腺管阻塞导致分泌物积聚形成包块,继发感染时出现疼痛。未感染时可观察,感染期需口服头孢克洛胶囊配合鱼石脂软膏外敷。反复发作需手术切除囊肿壁。
3、淋巴结炎
耳周淋巴结炎常由邻近组织感染引发,包块质地较硬且活动度差。需针对原发感染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局部用硫酸镁溶液湿敷缓解肿胀。伴随发热需静脉用药。
4、疖肿
疖肿为深部毛囊感染,初期硬结逐渐化脓。早期可用碘伏消毒后涂抹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成熟后由医生切开排脓。禁止自行挑破以免引起败血症。
5、耳部湿疹
过敏性湿疹可能导致耳后皮肤增厚伴丘疹,瘙痒抓挠后继发疼痛。可短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配合氯雷他定片口服。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接触过敏原。
日常需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食物及酒精摄入。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勿佩戴过紧耳机或耳饰。若包块持续增大、疼痛加剧或出现发热,应立即就诊耳鼻喉科或皮肤科,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排除其他病变。未经医生指导不要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