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是绝症吗
尿崩症通常不是绝症,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尿崩症是因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脏对其不敏感导致的排尿异常增多疾病,可分为中枢性和肾性两类。
中枢性尿崩症多由下丘脑或垂体损伤引起,如颅脑外伤、肿瘤或炎症。患者每日尿量可达4-20升,伴随极度口渴和脱水风险。治疗以激素替代为主,常用去氨加压素片、去氨加压素鼻喷雾剂等药物补充抗利尿激素,同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干预。肾性尿崩症则因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低下所致,可能与遗传、药物或慢性肾病相关,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并使用氢氯噻嗪片等药物改善肾小管功能。
极少数情况下,尿崩症可能由恶性肿瘤转移或罕见遗传综合征导致,这类病例预后相对较差。但现代医学对转移瘤的靶向治疗及基因治疗研究进展,仍为患者提供控制病情的可能。无论何种类型,早期确诊并坚持用药的患者,生活质量与常人无异。
尿崩症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饮水,避免脱水或水中毒,随身携带疾病识别卡。建议每3-6个月复查尿渗透压和血电解质,旅行或运动时提前调整药物剂量。家属应学习识别意识模糊、抽搐等危急症状,及时送医处理急性水电解质紊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