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临床护理方法
胃出血临床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心理护理等。胃出血可能由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1、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每1-2小时记录一次。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冷汗、烦躁等休克早期表现,发现血压低于90/60mmHg或心率超过120次/分时立即报告医生。记录24小时出入量,特别注意呕血与黑便的性状和量,使用标准计量容器准确评估出血量。
2、呼吸道管理
对大量呕血患者采取头偏向一侧体位,及时清除口腔内血液和呕吐物,防止误吸。备好负压吸引装置,对意识障碍者考虑气管插管保护气道。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必要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评估氧合状况。
3、出血源控制
遵医嘱静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注射液、泮托拉唑钠注射液,或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醋酸奥曲肽注射液。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时,每12小时放气观察15分钟,防止黏膜压迫性坏死。内镜下止血后保持绝对卧床24小时,避免过早进食刺激创面。
4、液体复苏管理
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血红蛋白低于70g/L时输注浓缩红细胞。监测中心静脉压维持在5-12cmH2O,尿量保持在0.5ml/kg/h以上。定期检测血清电解质、血乳酸和凝血功能,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和凝血障碍。
5、心理干预
解释治疗过程和器械使用目的,减轻患者对呕血和医疗操作的恐惧。指导深呼吸放松技巧,对因酒精或药物滥用导致的出血,联系专科医师进行戒断干预。为家属提供陪护指导,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过度焦虑情绪。
胃出血患者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可开始少量饮水,逐步过渡至冷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恢复期选择低纤维、低刺激的软食,避免过热、辛辣、坚硬食物。建立规律进食习惯,少量多餐,戒烟戒酒。出院后定期复查胃镜,长期服用抗酸药物者需监测骨密度和血镁水平。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变化,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及时返院检查。
相关推荐
03:03
02:05
02:35
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