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刺激性或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与湿疹如何鉴别
原发刺激性或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与湿疹的鉴别主要依据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诱发因素。前者分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后者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由直接化学或物理刺激引起,如强酸、碱或摩擦,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水疱,症状与刺激物浓度和接触时间相关。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常见致敏物包括镍、染发剂,皮损形态多样且超出接触范围,伴有剧烈瘙痒。湿疹通常病因复杂,与遗传、环境等多因素相关,皮损呈多形性且反复发作,好发于屈侧皮肤,慢性期可见苔藓样变。
接触性皮炎患者常有明确接触史,斑贴试验可辅助诊断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湿疹患者过敏原检测阳性率较低,需结合病史排除其他皮肤病。急性期两者均可出现红斑、渗出,但湿疹更易对称分布且边界模糊。慢性湿疹皮肤增厚明显,而接触性皮炎去除诱因后较快缓解。
建议患者记录可疑接触物,避免搔抓刺激皮损。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使用温和无香型清洁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至皮肤科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