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输全血
全血输注通常适用于急性大量失血、严重贫血或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具体时机需由医生根据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及临床表现综合评估。
全血输注主要用于补充红细胞和血浆成分,当患者因创伤、手术或疾病导致失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的30%时,可能需要进行全血输注。这种情况常见于严重外伤、消化道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急性失血事件。全血中的红细胞可改善组织缺氧,血浆成分则有助于维持血容量和凝血功能。
对于慢性贫血患者,通常优先选择成分输血如浓缩红细胞,但在合并低蛋白血症或凝血因子缺乏时,医生可能考虑全血输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如血友病急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情况,全血输注可同时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全血输注前必须严格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避免输血反应发生。
全血输注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发热、寒战、皮疹等输血反应,术后患者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日常饮食可适当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等,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但需避免与茶、咖啡同服影响铁吸收效率。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贫血患者可遵医嘱补充铁剂或叶酸等造血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