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韧带损伤怎么办
腰部韧带损伤可通过卧床休息、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腰部韧带损伤通常由外力撞击、运动损伤、长期劳损、骨质疏松、腰椎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1-3天,使用硬板床保持腰椎中立位。避免久坐久站及腰部扭转动作,必要时可佩戴腰围支具限制活动。恢复期可逐渐增加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动作。
2、冷敷热敷
损伤后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20分钟,减轻肿胀疼痛。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使用热水袋或红外线理疗灯,温度控制在40-45℃,每日2-3次。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肌肉痉挛者可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氨酚羟考酮片。外用药可选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吲哚美辛巴布膏。
4、物理治疗
超声治疗可促进韧带修复,每次8-10分钟。超短波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5分钟。冲击波治疗适用于慢性损伤,每周1-2次。治疗期间需配合康复师指导进行核心肌群训练。
5、手术治疗
严重韧带断裂或合并腰椎不稳者需行韧带修补术,术后需佩戴支具6-8周。微创关节镜手术适用于单纯韧带损伤,开放手术多用于复合损伤。术后需进行阶梯式康复训练,避免粘连。
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及突然转身动作,睡眠时在膝下垫枕保持腰椎生理曲度。建议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牛筋汤、猪蹄,补充维生素C促进结缔组织修复。恢复期可进行游泳、慢跑等低冲击运动,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注意腰部保暖,空调环境下可佩戴护腰。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下肢麻木需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