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关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诊疗方式的分享

发布时间:2022-06-302945次浏览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因长时间颈部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后逐渐出现四肢无力、麻木。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治疗,症状未明显好转,半个月前患者出现晕厥,今为求进一步治疗, 来我院就诊,门诊拟“脊髓型颈椎病”收住我科。我院对患者全麻下行“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基本信息】男、47岁

【疾病类型】脊髓型颈椎病

【就诊医院】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3月

【治疗方案】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抗感染治疗(头孢孟多酯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定期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病情已经得到控制,患者身体状况良好

一、初次面诊

2022年3月份一位患者以及家属一同前来我院,患者出现晕厥症状现在我科就诊,患者主诉:8年前不知为何就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后逐渐出现四肢无力、麻木,伴有头晕,晕厥,伴抽搐,患者告诉我说:“没有发烧,也没有出现腹痛和胸闷。”患者还告诉我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治疗,症状未明显好转。半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的出现晕厥,患者感觉不适,今为求进一步治疗, 来我院就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了血常规、心电图、DR(图一)等检查,门诊以“脊髓型颈椎病”收住我科。

图一

二、治疗经过

检查之后,我将检查结果告诉患者,患者及患者家属听到后情绪比较激动,我科室的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心理安慰,后期的治疗可能需要介入手术,在此期间我们先将治疗方案说了一下,患者和家属进行协商后,我院首先对患者进行了 “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程顺利,术后转入ICU进一步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用药,头孢孟多酯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并采取二级护理,加强对患者术后的观察,以及术后血压、体温、脉搏等的监测。

三、治疗效果

我院对患者的积极治疗,使用了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以达到消炎、杀菌的目的,加强对患者术后的观察,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患者在我查房时告诉我颈部的不适感也有所缓解了,饮食和睡眠都比较好,大小便也正常,经过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患者无发热的情况,脉搏、呼吸等都正常。患者于出院后的一个月来我院进行复诊检查,可以明显看出来患者的精神状态比较好,患者找到我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多亏了你呀,我的病才能好得这么快”。我对患者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看到您现在身体恢复得这么好,我们作为医生也感到很高兴”。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出院之后应该注意休息,减少重体力劳动。注意切口处避免接触到水源,保持局部的卫生清洁,以免引起伤口处的感染。

2.患者应注意定期更换药物,保持伤口的清洁,可以帮助伤口更好的愈合。

3.术后患者应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4. 术后注意观察,如出现异常应该及时就医检查,避免耽误病情的治疗,如果患者身体出现不适也应该及时就医检查。

5. 患者应定期来我院进行复诊检查,有助于医护人员对于疾病以及患者病情的了解,患者恢复得好,我们也会感到欣慰。

五、个人感悟

这个病例中的患者具体的发病原因不是很详细,患者因为出现颈部不适的情况,虽然及时到医院进行了相关检查,但是没有及时治疗,所以导致后期病情出现加重。患者来我院时,自身病情正处于初发阶段,所以治疗效果相对比较好,并且患者家属术后的护理等工作做得比较完善,所以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也比较快。以此建议广大群众朋友们在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时,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规律饮食、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也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相关推荐

脊髓型颈椎病的原因
脊髓型颈椎病的原因是颈椎的退变、老化、增生,从细节上分析,退变、增生、老化的原因是由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的骨赘或者骨刺、椎间隙狭窄还有颈椎的不稳定所导致;还可能是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多个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的骨刺压迫脊髓、导致的退变性的椎管狭窄引发的脊髓受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一个特殊类型,后纵韧带骨化也可以引起脊髓的受压。所以,综合判断可认为引起颈椎退变的原因都可导致脊髓受压而导致脊髓型颈椎病。
语音时长 00:57

2021-12-16

61132次收听

01:58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钩椎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脊髓型颈椎病变是脊髓压迫症病理改变之一。临床表现因病变脊髓被侵袭的程度、部位和范围而异。主要的症状特征是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发飘、胸腹部束带感,部分患者还会有小便的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等症状。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压迫症之一,可严重致残,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
02:49
脊髓型颈椎病和脊髓空洞症怎么区分
脊髓型颈椎病和脊髓空洞症可以从疾病症状以及影像学方法进行区分。1、从症状上看,脊髓型颈椎病主要症状是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发飘、走路有踩棉花的感觉;而脊髓空洞症往往会出现感觉分离,但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不是特别大。2、从影像学上看,脊髓型颈椎病核磁共振往往可以发现颈椎有退变、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使患者一个节段或者多个节段脊髓受到压迫,而且核磁共振上可以看见脊髓受压以后出现反应性的改变;而脊髓空洞症的患者往往不容易出现颈椎退变的影像表现,往往会出现一个节段能够看见脊髓空洞的影像表现。
02:13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单纯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下肢行走无力、头痛、头晕、头皮麻痛以及大小便控制异常等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同,症状表现不一。脊髓型颈椎病早期会出现单纯感觉障碍,多以手指、脚趾为明显。随着病的发展则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于患者上肢会出现酸胀、麻木、烧灼疼痛与发抖无力感,病程较长者出现大小鱼际及前臂肌群的肌萎缩。下肢行走无力,如踩棉团状,下肢可单侧发病或双侧同时发病。严重者下肢负重步态不稳,抖动、肌张力增高,后期出现下肢瘫痪。头部会出现疼痛、头晕与头皮麻痛之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控制异常,出现排尿时尿急尿频,徘使时无力或控制失约。
02:39
脊髓型颈椎病如何预防
颈椎病的预防包括平常注意劳逸结合、减少劳累、减少颈部的过度活动、减少长期低头工作、减少颈部的频繁活动、以及减少颈部的受伤、受凉、劳累、劳损,再有就是避免运动时颈部的受伤。这些对于颈椎病的预防都有一定的帮助。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颈椎退变、老化、增生以后,可能会刺激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出现颈椎病。
03:45
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怎么区分
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从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两方面进行区分。一、发病机制不同:神经根性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刺等原因导致神经根损害;而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的骨刺、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因素导致脊髓受压。二、临床表现不同:神经根性颈椎病是神经根受压,表现是上肢的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是颈项疼痛、肩背疼痛、项一侧或者双侧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的症状;而脊髓型颈椎病会出现四肢的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是四肢的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有踩棉花的感觉,小便控制不好、尿频、尿急等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
早晨起来左手发麻的原因
手上不同地方的麻木,代表不同神经的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尺神经病变所导致。睡觉的时候,如果左侧的上肢,蜷缩在胸前或者弯曲着,胳膊肘的蜷曲的角度小于九十度,尺神经很容易受到牵拉,早上起来,一侧手的麻木可能是尺神经的病变,肘管综合征导致。建议患者睡觉时胳膊肘伸直不要弯曲,或者弯曲的角度大于九十度。其次左手整个手麻,可能是腕管综合症,腕部的韧带增生了之后,也会压迫手部的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都受压,会引起整个手的发麻。另外手指头尖发麻可能是末梢神经病变。
语音时长 02:28

2021-09-29

61850次收听

脊髓型颈椎病怎么预防
脊髓型颈椎病对健康有很大危害,想要预防它的发生,平时应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学习,避免睡过高的枕头。生活中应经常做一些颈部的锻炼,注意颈部保暖,都有助于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脊髓型颈椎病是什么
脊髓型颈椎病是比较严重的类型,它是由于颈椎部位的病变压迫到脊髓、硬膜囊而造成的,严重时可造成瘫痪。患有脊髓型颈椎病,可通过牵引、理疗及口服药物等方式治疗,必要时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有哪些后遗症
脊髓型颈椎病严重时,常出现肢体麻木、二便功能障碍、肢体瘫痪等后遗症;手术治疗操作不当时,可能损伤喉返神经,出现呛咳、声音嘶哑、憋气等后遗症。
脊髓型颈椎病能治好吗
一般情况下,脊髓型颈椎病是否能治好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脊髓型颈椎病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教师、编辑、白领一族、会计等长期伏案工作者易出现脊髓型颈椎病;头颈部受外伤、姿势不良者也是其好发人群。
脊髓型颈椎病是什么
颈椎病通常是指一种综合性的原因,比如整个脊髓的椎管和椎骨,以及与之连系的椎体发生了异常,包括脊髓关节炎、脊髓的骨质增生,以及椎间盘的突出,黄韧带钙化、骨化、膨隆,黄韧带的向内突出等,由于这些综合性的原因对脊髓造成了压迫,这就成为一种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通常是影响功能比较大。还有一种原因是血供、血管性的原因,由于以上的原因,可能会造成血管的供血发生障碍,使这一段的脊髓供血出现问题。由于脊髓供血发生障碍,就会引起脊髓功能的下降,甚至会出现脊髓细胞、脊髓神经的坏死,就会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所以,脊髓性颈椎病是一种很严重的颈椎病。通常情况下,将来也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50

2020-02-21

65485次收听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选择,如果病人没有出现明显的颈痛、行走踩棉花感、行走不稳、摔跤等情况可保守治疗或者增强体育锻炼,如果病人脊髓受压严重则需要尽快手术治疗。如果病人已经出现行走不稳、踩棉花感等脊髓受压的情况,要赶紧到医院行颈椎的正侧位片检查,以及颈椎的CT和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脊髓受压的程度,通过检查可根据病人的严重程度,进行行后前路联合手术,手术可减轻脊髓受压的症状,促进脊髓神经的康复。
语音时长 02:12

2019-12-26

57940次收听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以四肢感觉、运动、反射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的综合征,为颈椎病最严重的症状。脊髓型颈椎病由于颈椎退变结构压迫脊髓或压迫供应脊髓的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由于下颈段椎管相对较小(脊髓颈膨大处),且活动度大,故退变亦发生较早、较重,脊髓受压也易发生在下颈段。病人出现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束带感,双手精细动作障碍。后期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检查时可有感觉障碍平面,肌力减退,四肢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而浅反射减弱或消失等。若症状仅有轻度肢体疼痛或麻木,不影响生活工作,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常用的有休息、口服消炎止痛药、理疗等。手术治疗若有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后路手术、前路手术和前后路复合手术,根据不同的病变类型加以选择。
语音时长 01:32

2019-11-27

5737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