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脊髓型颈椎病怎么预防

52326次浏览

脊髓型颈椎病对健康有很大危害,想要预防它的发生,平时应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学习,避免睡过高的枕头。生活中应经常做一些颈部的锻炼,注意颈部保暖,都有助于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脊髓受到压迫、刺激而造成的,这种颈椎病比较严重,可导致患者手脚麻木无力,出现走路不稳、跌倒等现象。为了避免身体健康受损,积极预防脊髓型颈椎病很有必要。那么,脊髓型颈椎病怎么预防呢?
  1、避免长时间低头学习、工作
  许多人在生活中有长时间低头看电脑、看书、玩手机等习惯,这种不良的姿势可影响颈部血液循环,对颈椎造成很大压力,长期如此,很容易诱发颈椎病。想要避免颈椎病的发生,一定要避免此类不良习惯。
  2、避免睡太高的枕头
  睡觉时选择的枕头过高,也容易对颈椎造成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本身会出现退行性改变,如果枕头过高,颈椎得不到放松,受到的压力过大,久而久之,也容易诱发脊髓型颈椎病。
  3、适当进行颈部的锻炼
  生活中经常做一些颈部的锻炼,也可以帮助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比如可以进行颈部的米字操等,可以锻炼颈部肌肉的力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维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避免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生。
  4、做好颈部保暖
  颈椎病的发生与颈部受凉也有关系。生活中要注意颈肩部位的保暖,温度降低时要及时增添衣物,平时也可以适当对颈部进行热敷,都有助于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相关推荐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注意事项应该分早期注意事项和晚期注意事项,早期注意事项是在手术后一天、两天或者三四天之内,晚期是病人在康复期间注意事项。早期主要围绕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的并发症进行,无论患者进行前路后路手术,都会有全身风险,患者可能在手术后一两天之内出现全身的风险,如老年人可能会出现脑中风、脑梗,要观察患者的四肢活动情况、言语的情况,作为家属要跟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由于手术中局部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脊髓神经损伤,所以患者清醒后,作为医生、作为家属要观察病人四肢的活动,有没有好转、有没有恶化。一般在手术后,从病人出手术室回到病房,只要四肢活动没有加重,就认为没有脊髓神经损伤;如果患者四肢活动情况恶化,可能是脊髓神经损伤。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血肿,血肿压迫可能会出现症状的加重,一般患者从手术室出来后四肢症状没有加重或者是症状有所改善,但在几个小时到一两天之内,可能会出现四肢功能的突然恶化,则意味着可能有血肿的发生,一般需要再次清疮,清除血肿,所以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四肢的活动情况。在颈椎前路手术中,患者如果出现血肿,可能会压迫气管,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窒息死亡。所以在早期,一般是在一天两天,特别在一天以内,还要严密的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颈椎手术还有一个早期的并发症,就是在颈椎后路手术后有5%到1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颈5神经根麻痹,患者手术后可能胳膊抬不起来,一般在手术后的几个小时到一两天、一两周之内出现,所以手术后医生也需要让患者活动胳膊。晚期的注意事项有: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出院之前需要拍片子观察,如果患者进行前路手术,需要观察内固定物的位置,如果患者进行后路椎管开大减压手术,需要观察椎管开大的情况,一般出院后根据患者手术中颈椎稳定性的情况,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戴脖套。通常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不限制病人活动,而且一般都鼓励患者早下地、早活动,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舒缓的活动,手术后大概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后可以逐渐加强脖子肌肉锻炼,有助于防止症状的复发。此外,患者在术后一两个月需要到医院进行复查,观察病人的症状变化、有没有脊髓功能的恶化等。颈椎手术还有一个早期的并发症,就是在颈椎后路手术后有5%到1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颈5神经根麻痹,患者手术后可能胳膊抬不起来,一般在手术后的几个小时到一两天、一两周之内出现,所以手术后医生也需要让患者活动胳膊。
语音时长 04:17

2021-12-16

63023次收听

脊髓型颈椎病怎么预防
平常注意劳逸结合、减少劳累、减少颈部的过度活动、减少长期低头工作、减少颈部的频繁的活动、以及减少颈部的受伤、受凉、劳累、劳损,再有就是避免运动时候颈部的受伤,注意做好保护动作。颈椎病是一个退变、老化、增生的疾病,颈椎退变、老化、增生后,可能会刺激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而出现颈椎病。
语音时长 01:41

2021-12-16

58106次收听

颈椎病分型有哪些
颈椎病一般认为有:神经根型、交感型、脊髓型、食道型。颈椎病是退变老化性疾病,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导致颈椎周围神经、血管、食道等重要的组织器官受到累积,受到侵犯,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则称之为颈椎病。所以,颈椎病不是老百姓所说的,脖子疼就是颈椎病,它是有科学严格的定义。颈椎病常见的是神经根型,还有交感型,还有脊髓型,还有较为少见的食道型。有多个组织器官受到累积,并且有多个组织器官受到累积后的症状,称为混合型。患者可以出现两个组织器官以上的混合、两个类型以上的混合,如脊髓型跟交感性的混合或者神经根型和脊髓型的混合。
语音时长 01:08

2021-12-16

59499次收听

02:49
脊髓型颈椎病和脊髓空洞症怎么区分
脊髓型颈椎病和脊髓空洞症可以从疾病症状以及影像学方法进行区分。1、从症状上看,脊髓型颈椎病主要症状是四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发飘、走路有踩棉花的感觉;而脊髓空洞症往往会出现感觉分离,但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不是特别大。2、从影像学上看,脊髓型颈椎病核磁共振往往可以发现颈椎有退变、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使患者一个节段或者多个节段脊髓受到压迫,而且核磁共振上可以看见脊髓受压以后出现反应性的改变;而脊髓空洞症的患者往往不容易出现颈椎退变的影像表现,往往会出现一个节段能够看见脊髓空洞的影像表现。
02:13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单纯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下肢行走无力、头痛、头晕、头皮麻痛以及大小便控制异常等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同,症状表现不一。脊髓型颈椎病早期会出现单纯感觉障碍,多以手指、脚趾为明显。随着病的发展则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于患者上肢会出现酸胀、麻木、烧灼疼痛与发抖无力感,病程较长者出现大小鱼际及前臂肌群的肌萎缩。下肢行走无力,如踩棉团状,下肢可单侧发病或双侧同时发病。严重者下肢负重步态不稳,抖动、肌张力增高,后期出现下肢瘫痪。头部会出现疼痛、头晕与头皮麻痛之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控制异常,出现排尿时尿急尿频,徘使时无力或控制失约。
02:30
颈椎病的类型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颈椎病常见类型是神经根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较为少见。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02:13
引起脊髓型颈椎病的原因
脊髓型颈椎病的基本病因是颈椎退变、老化、增生。是由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的骨赘或者骨刺、椎间隙狭窄以及颈椎不稳定所导致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可能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多个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的骨刺压迫脊髓、导致退变性椎管狭窄引发的脊髓受压。后纵韧带骨化也可以引起脊髓的受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一个特殊的类型。慢性损伤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原因中作为诱发因素。所以,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需要进行综合判定。
03:45
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怎么区分
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从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两方面进行区分。一、发病机制不同:神经根性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刺等原因导致神经根损害;而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的骨刺、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因素导致脊髓受压。二、临床表现不同:神经根性颈椎病是神经根受压,表现是上肢的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是颈项疼痛、肩背疼痛、项一侧或者双侧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的症状;而脊髓型颈椎病会出现四肢的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是四肢的麻木无力、活动不灵活、走路有踩棉花的感觉,小便控制不好、尿频、尿急等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
脊髓型颈椎病缓解方法
脊髓型颈椎病对健康有很大危害,想要缓解,应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方法治疗。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选择针灸、理疗以及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法,但不能进行按摩、牵引,以免病情加重,如果症状严重的,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特征
脊髓型颈椎病在发病之后可出现肢体麻木的症状,在突然低头时四肢可出现触电感,发病后会有下肢无力、易跌倒以及束胸感,还可出现反射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当发生以上症状时应警惕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生。
怎么区分脊髓型颈椎病和脊髓空洞症怎么区分
脊髓型颈椎病和脊髓空洞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两者的发病年龄、症状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都不相同,如果出现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症状,不能盲目的治疗,应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如何康复
促使脊髓型颈椎病尽快康复,可选择电疗、超声波疗法、磁疗、温热疗等理疗方法;可对夹脊穴、天柱穴等穴位针灸;坚持功能锻炼,促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较常见症状是感觉障碍,如手脚麻木、胸腹部有束缚感等。部分患者出现上肢肌张力增高及下肢感觉障碍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选择,如果病人没有出现明显的颈痛、行走踩棉花感、行走不稳、摔跤等情况可保守治疗或者增强体育锻炼,如果病人脊髓受压严重则需要尽快手术治疗。如果病人已经出现行走不稳、踩棉花感等脊髓受压的情况,要赶紧到医院行颈椎的正侧位片检查,以及颈椎的CT和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脊髓受压的程度,通过检查可根据病人的严重程度,进行行后前路联合手术,手术可减轻脊髓受压的症状,促进脊髓神经的康复。
语音时长 02:12

2019-12-26

57940次收听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以四肢感觉、运动、反射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的综合征,为颈椎病最严重的症状。脊髓型颈椎病由于颈椎退变结构压迫脊髓或压迫供应脊髓的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由于下颈段椎管相对较小(脊髓颈膨大处),且活动度大,故退变亦发生较早、较重,脊髓受压也易发生在下颈段。病人出现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束带感,双手精细动作障碍。后期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检查时可有感觉障碍平面,肌力减退,四肢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而浅反射减弱或消失等。若症状仅有轻度肢体疼痛或麻木,不影响生活工作,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常用的有休息、口服消炎止痛药、理疗等。手术治疗若有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后路手术、前路手术和前后路复合手术,根据不同的病变类型加以选择。
语音时长 01:32

2019-11-27

5737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