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骨赘增生怎么治疗
脚后跟骨赘增生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脚后跟骨赘增生可能与长期劳损、骨质退化、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足跟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受限等症状。
1、药物治疗
脚后跟骨赘增生引起的疼痛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这类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和疼痛。伴有明显肿胀时可短期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酮洛芬凝胶。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避免长期使用。
2、物理治疗
冲击波治疗通过高能量声波促进局部微循环和组织修复,每周1次,3-5次为一疗程。超声波治疗利用机械振动产生热效应,缓解粘连和炎症,每日1次,每次10分钟。夜间使用足踝支具保持踝关节中立位,可减轻晨起时足底筋膜牵拉痛。
3、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可考虑跟骨骨赘切除术。关节镜手术通过微创方式去除增生骨质,创伤小恢复快。开放性手术适用于骨赘较大或合并跟骨畸形者,术后需石膏固定4-6周。术后可能残留足跟麻木等并发症。
4、日常护理
选择足跟缓冲好的运动鞋,避免硬底鞋。每日温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体重超标者需减重以降低足部负荷。康复期可进行足底筋膜牵拉训练:坐位伸直腿,用毛巾套住前脚掌向身体方向缓慢牵拉,每次保持30秒。
5、中医调理
采用艾灸阿是穴和涌泉穴,每次15分钟,有温经散寒作用。中药熏洗可用威灵仙、海桐皮、伸筋草各30克煎汤趁热熏蒸患处。内服桃红四物汤加减可活血化瘀,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推拿手法重点松解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痉挛。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每隔1小时坐下休息5分钟。居家可赤足在鹅卵石路径行走锻炼足底肌肉,每次不超过1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如牛奶、豆制品、深海鱼等。症状急性期可用冰袋冷敷疼痛部位,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发红发热,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