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肉疼是什么原因
指甲肉疼可能与甲沟炎、外伤、真菌感染、维生素缺乏、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压痛、化脓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甲沟炎
甲沟炎是甲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多因修剪指甲过深或撕倒刺导致细菌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引发红肿热痛,严重时可形成脓肿。需遵医嘱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合并化脓时需切开引流。
2、外伤刺激
指甲受压、撞击或化学物品刺激可造成甲床损伤。表现为局部淤血、触痛明显,可能伴随甲下出血。急性期应冰敷缓解肿胀,避免继续摩擦损伤部位。若出现甲板脱落需消毒包扎,防止继发感染。
3、真菌感染
红色毛癣菌等真菌侵袭甲周皮肤会引起甲癣,伴随甲板增厚、分层及周围皮肤脱屑。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环吡酮胺乳膏等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配合口服特比萘芬片治疗。
4、营养缺乏
长期缺乏维生素B族或铁元素可能导致甲板脆弱、甲周皮肤干裂疼痛。需增加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营养素的食物摄入,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复合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制剂。
5、循环障碍
雷诺综合征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会影响末梢供血,导致甲床缺血性疼痛。表现为遇冷后甲周发白紫绀,温暖后缓解。需治疗原发病,日常注意手足保暖,避免接触低温刺激物。
日常应保持手足清洁干燥,修剪指甲时保留1-2毫米白色边缘。接触洗涤剂时佩戴手套,穿着宽松透气的鞋袜。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化脓、发热等症状,须立即至皮肤科或普外科就诊。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查足部,预防甲沟炎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