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多久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一般需要7-30天,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及个体恢复能力有关。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治疗通常持续7-10天,以药物控制炎症为主,常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咽鼓管水肿,配合黏液溶解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中耳积液排出。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中期恢复阶段约需10-20天,此时积液逐渐吸收,可配合咽鼓管吹张治疗改善通气功能。慢性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20-30天的综合治疗,包括鼓膜穿刺抽液或鼓室置管术等介入措施。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声导抗测试评估鼓室压力变化,儿童患者因咽鼓管发育未完善可能延长恢复时间。环境因素如避免二手烟、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对缩短疗程具有重要作用。
治疗期间应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及乘坐飞机等气压变化活动,儿童患者可通过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日常注意保暖防感冒,饮食宜清淡并补充维生素A、C,急性期可用40℃温热毛巾外敷耳周缓解不适。若治疗30天后仍有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排除胆固醇肉芽肿等并发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