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症状有哪些
药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常见症状有肢体远端麻木或刺痛、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皮肤干燥或多汗等。
1、感觉异常
药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早期多出现对称性肢体远端感觉异常,表现为手套-袜套样分布的麻木、蚁走感或针刺感。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痛觉过敏或温度觉减退,严重时可发展为感觉缺失。常见于长期使用抗结核药异烟肼、化疗药长春新碱等药物后。
2、运动障碍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远端为主的肌力下降,表现为足下垂、行走困难等。手部小肌肉萎缩可导致精细动作障碍,如扣纽扣困难。这类症状在重金属中毒或某些抗生素如呋喃妥因引起的神经病变中较为典型。
3、腱反射减弱
跟腱反射和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是常见体征,多伴随肌张力降低。这种现象在糖尿病药物如二甲双胍联合其他神经毒性药物使用时更易出现,反映周围神经传导功能受损。
4、自主神经症状
自主神经受累可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胃肠蠕动减弱等。皮肤方面可能出现局部无汗或多汗,肢端发绀或苍白。这类症状在抗肿瘤药物铂类制剂引起的神经毒性中较为突出。
5、混合型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症状,如化疗后出现的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典型表现为遇冷加重的肢端感觉异常合并肌肉痉挛,严重时影响呼吸肌功能。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就医。治疗期间需加强肢体保护,避免烫伤或外伤,进行适度康复训练维持肌肉功能。饮食上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和B12,有助于神经修复。定期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恢复情况,避免接触酒精等可能加重神经损伤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