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按病因如何分类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甲减、中枢性甲减、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暂时性甲减四类。
1、原发性甲减
原发性甲减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甲减病例的95%,病变部位在甲状腺本身。主要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切除、放射性碘治疗后甲状腺破坏、碘缺乏或过量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畏寒、乏力、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治疗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如优甲乐、加衡、雷替斯等药物。
2、中枢性甲减
中枢性甲减包括垂体性甲减和下丘脑性甲减,由于促甲状腺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常见病因有垂体肿瘤、产后大出血引起的席汉综合征、颅咽管瘤等。这类患者除甲减症状外,可能伴随其他垂体激素缺乏的表现。治疗需先处理原发病,同时补充甲状腺激素。
3、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属于罕见遗传性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导致靶组织对甲状腺激素敏感性降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但促甲状腺激素正常或轻度升高,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左甲状腺素剂量,部分患者需要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制剂。
4、暂时性甲减
暂时性甲减常见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产后甲状腺炎、药物性甲减等情况。这类甲减通常可自行恢复,持续时间从数周至数月不等。如由锂制剂、胺碘酮等药物引起,停药后甲状腺功能多能恢复正常。治疗上可短期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甲减患者日常需注意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但避免过量;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瘦肉;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冬季注意保暖;遵医嘱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出现心悸、多汗等药物过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