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原位癌是恶性肿瘤吗
胃原位癌属于恶性肿瘤的早期阶段,尚未突破基底膜发生浸润转移,严格归类为恶性病变但预后较好。
胃原位癌指癌细胞局限于胃黏膜上皮层内,未侵犯黏膜下层及更深处组织。其恶性特征体现在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增多等病理学改变,但尚未获得侵袭转移能力。通过胃镜活检可明确诊断,典型表现为黏膜粗糙、充血或微小隆起,病理检查可见腺体结构异常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干预可实现临床治愈,标准治疗包括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或黏膜切除术,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5%。若未及时处理,约30%病例可能在3-5年内进展为浸润性胃癌。
少数情况下,病理诊断可能存在取样误差,将局灶浸润误判为原位癌。这种情况需通过超声内镜或重复活检确认,一旦发现黏膜下层浸润即需按进展期胃癌处理。遗传性弥漫型胃癌综合征患者发生的原位癌具有更高恶变风险,此类患者建议行预防性全胃切除。
确诊胃原位癌后应每3-6个月复查胃镜监测复发,日常需避免高盐、腌制食品摄入,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作息。术后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硒元素,有助于黏膜修复。出现上腹隐痛、早饱感应及时就诊,胃部手术患者建议分次少量进食,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