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达到200怎么办
高血压达到200毫米汞柱属于高血压危象,需立即就医处理。高血压危象可通过紧急降压治疗、静脉用药、心电监护、病因排查、长期管理等方式干预。可能由原发性高血压失控、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药物因素、妊娠子痫等原因引起。
1、紧急降压治疗
高血压危象患者需在1小时内将血压降至安全范围,避免靶器官损害。临床常用静脉注射硝普钠注射液或乌拉地尔注射液快速降压,同时监测血压变化防止降压过快。治疗期间需保持绝对卧床,避免情绪激动或体位变动诱发并发症。
2、静脉用药控制
持续静脉滴注降压药物可维持血压稳定,常用尼卡地平注射液或艾司洛尔注射液。这些药物能选择性扩张血管或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降压效果平稳。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有无头痛、恶心等低血压反应,及时调整给药速度。
3、心电监护支持
严重高血压可能引发急性左心衰竭或脑出血,需持续心电监护并评估靶器官功能。通过心电图监测有无心肌缺血,检测肌钙蛋白排除心肌损伤,头部CT检查可发现颅内出血。必要时需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4、病因排查诊断
高血压危象需排查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如肾血管超声检查肾动脉狭窄,24小时尿儿茶酚胺检测嗜铬细胞瘤,肾功能评估排除肾性高血压。对于妊娠期患者需紧急处理子痫前期,避免发生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
5、长期管理方案
血压稳定后需制定长期控制方案,可联合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口服降压药。建立规律血压监测记录,控制钠盐摄入,保持适度运动。定期复查肾功能、心脏超声等评估靶器官损害程度。
高血压危象患者出院后需每日早晚测量血压并记录,避免摄入腌制食品和高脂饮食。建议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时需立即复诊。长期吸烟饮酒者应戒除不良习惯,肥胖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减轻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