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卧位压疮好发部位
平卧位压疮好发部位主要有骶尾部、足跟部、肩胛部、枕部及肘部。压疮是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平卧位时骨突部位与床面接触压力最大,需重点防护。
1、骶尾部
骶尾部是平卧位压疮最高发部位,因骶骨突出且缺乏肌肉缓冲,长期受压易导致缺血性损伤。患者可能伴随局部皮肤发红、疼痛或破溃,严重时深达骨骼。可使用减压敷料如泡沫敷料保护,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每2小时调整体位一次。
2、足跟部
足跟部脂肪层薄且血液循环较差,平卧时足跟与床面持续接触易形成压疮。早期表现为皮肤苍白或紫绀,后期可能出现水疱或溃疡。建议使用足跟保护垫抬高足跟,保持膝关节微屈以分散压力。
3、肩胛部
肩胛骨区域在平卧时承受身体重量,尤其消瘦患者更易发生压疮。该部位压疮可能伴随灼热感或硬结,需使用软枕支撑肩部减轻压力,定期检查皮肤是否出现压之不褪色的红斑。
4、枕部
头部重量集中于枕骨粗隆处,长期卧床患者枕部压疮风险较高。表现为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或表皮脱落,建议使用记忆棉枕或凝胶垫,保持头发干燥清洁避免摩擦损伤。
5、肘部
肘关节鹰嘴突部位在平卧时可能接触床面,尤其屈肘姿势会增加压力。早期可见皮肤干燥脱屑,晚期可能形成深部组织损伤。应保持肘部伸展或用软垫悬空保护,避免床单皱褶造成剪切力。
预防平卧位压疮需综合采取减压措施,包括使用交替压力气垫床、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检查骨突部位皮肤状况。营养支持对高风险患者尤为重要,需保证足够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发现皮肤发红或破损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继发感染。护理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体位摆放技术和压疮分期评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