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泡脚背部出汗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1-04-1219353次浏览

泡脚背部出汗可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部分人由于自身体质因素,背部汗腺分布较为丰富,在泡脚时背部易出汗。而有些人在泡脚时背部出汗则可能是气虚或肾虚所致,需要到医院确定具体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用适当的中药改善。

经常泡脚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其实对于平时走路时间过长或运动量过大者,晚上睡觉前用温水泡脚更有益。可是有些人却发现在泡脚时总感觉到背部出汗较多。那么,泡脚背部出汗是怎么回事?

一、正常生理现象

大部分人在泡脚时背部出汗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有些人背部小汗腺分布较为丰富,在泡脚时受到温热刺激,局部血流速度会明显加快,进而诱发汗腺分泌出大量的汗液。

二、气虚

如果泡脚时背部出汗较为严重,这可能是由于气虚所致。气虚严重时可影响到患者体力和精力,导致体力和精力缺乏,受到温热刺激时身体某些部位溢出容易出汗。

三、肾虚

泡脚时背部出汗也多见于肾虚,尤其是肾阴虚较为明显,泡脚是水温过于旺盛而火热旺盛,会导致阴虚火旺症状较为突出患者,背部等部位出汗量较多。
泡脚时背部出汗量较少,不需要刻意性关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若是背部出汗量较多,且每次泡脚都会出现这类情,需要引以为重。患者需要及时确定具体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当的中药进行改善。

相关推荐

02:00
肾阳虚和肾阴虚有什么区别症状
中医认为,肾阳虚多因肾温煦功能不足,因此肾阳虚的主要表现为怕冷。患者通常不爱活动,易疲劳、疲乏、腰酸腿软。男性患者会出现性欲低下、性功能减退、阳痿等表现;肾阴虚症状主要表现为阴虚,可由阴虚造成相对火旺。阴虚表现包括口干、眼干、舌干、鼻干等津液不足症状,若导致火旺,可出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等情况。肾虚患者的治疗应辨证论治。肾阳虚患者治疗可用。对于肾阳虚或是阴阳两虚所致的遗精、早泄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单纯肾阴虚的治疗,可以用六味地黄丸。
体质可不可以改变
体质不可以改变。首先体质是先天禀赋,基因、先天基础构成,这些既是先天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基因不能改变,当精子和卵子结合一瞬间形成受精卵,这个人基因就固定了,这个人碱基对配对就固定,一辈子基因运转过程也是比较固定的,基因已经固定下来,既然是已经固定的东西,就不能够改变。所以体质就是基因,先天基础不能改变,能改变的只能改变生活习惯,改变由这些体质带来的一些问题,有体质带来的问题可以去预防,可以去阻止,但是阻止不了基因在发生变化,阻止不了基因的编码,所以体质是不能改变的。
语音时长 01:32

2021-12-30

85953次收听

03:34
湿气重,祛湿气的好办法有哪些
如果体内湿气重,要祛湿气,就要进行综合的调理。一、居住的环境要避免潮湿、阴冷,要做到空气流通、清爽、干燥。二、多吃具有健脾利湿的食物。少吃油腻、过甜、过冷的食物三、加强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促进水分代谢。四、健脾,可选择较方便,使用安全的中成药,如参苓健脾胃颗粒。五、拔罐。祛湿的效果较理想,也无副作用。六、刮痧。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身体散热、祛湿。七、热水泡脚。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达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女人感觉冷一般有哪些原因
女人感觉冷,首先考虑是环境因素,或者穿衣单薄,如果排除这些因素,就要考虑有代谢障碍或者发热等改变。如果近期没有感冒的情况,一、中医一般多考虑是体质的虚症,因肾虚、气虚、血虚、阳虚而导致身体发冷的临床症状,一般常伴有腰膝冷痛、小便不利、小便频数、四肢厥冷、小腹冷痛等症状。临床可以口服一些温经散寒、温肾补阳的药物,比如金匮肾气丸等等。平时少吃一些比较寒凉的食物,以免损伤阳气,加重病情。二、女性经常感到冷,从西医学的角度来讲,最常见的因素是末梢循环供血不足和心脏大动脉的供血不足,通常在心脏冠脉供血不足的情况下,就会自觉寒冷。平时需要加强锻炼身体,做好保暖。冬天可以多吃产热食物,以及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三、女性常常觉得冷,还可能因为有内分泌的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时,会出现散热增多,产热不足,因而会导致身体自觉寒冷。四、现代医学认为,女性因为体内雌激素的含量高,体内的热量容易转化成脂肪储存在皮下,而且新陈代谢率较男性低热量的合成作用大于分解作用,从而使体内热量释放较少,所以会感觉四肢寒冷。
语音时长 02:29

2021-11-05

74604次收听

玉屏风吃多久不出汗了
玉屏风一般是需要服用半个月到一个月以上才会有治疗疗效,具体疗效还是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症状轻重程度来决定的。
02:21
大便不成形是湿气重吗
大便不成形和湿气有一定的关系。正常的大便肯定是成形的,颜色是棕黄的,不能有太多的黑色,类似于香蕉状的这样的一个大便,把它作为一个最正常的大便。如果是一次偶尔的便溏可能你吃的什么不洁的食物导致,长期大便稀溏的现象,就视同为一种病理现象。大便稀溏跟湿气是有关联,因为脾气亏损导致湿浊中焦,湿浊中焦、脾胃功能障碍,有时候它传运不畅,传运不达,也会出现脾气稀溏的现象,所以便溏跟湿气有关联,但是不是绝对一定有关联。
夏天手热冬天手脚冰冷
中医认为夏天手热,冬天手脚冰冷,一般和阳气不足,气血不足有关。要想改善此类现象,需注意日常饮食调整,多补充蛋白质,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外寒入侵,关键还在于拥有充足的睡眠质量,不可经常性熬夜。
健脾胃去湿气的中成药
脾胃虚弱、体内湿气过重时,可以辨证应用补脾益气、温中健脾、健脾开胃、行气化湿、益气健脾的中成药进行调理,改善因脾胃虚寒等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无力、胃脘胀痛、失眠多梦等不适症状。
湿气重如何调理
湿气重怎么调理?首先湿气重的人大多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那么建议平时多运动。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的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比如跑步、游泳、瑜伽、太极等等,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另外可以做拔罐的疗法。拔罐是传统的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驱寒去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祛除瘀滞,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比较方便,可以在家中自我的养护身体,祛除湿气。
语音时长 01:40

2019-09-04

60235次收听

01:45
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睡觉流口水可能跟跟睡姿有关、口腔疾病的问题、常见脑血管疾病等都会引起流口水的症状。一、睡觉流口水跟睡姿有关,有时候不当的睡姿也导致口水流的过多,这时只要调整睡姿,睡觉流口水情况就会缓解。二、睡觉流口水还要注意口腔疾病的问题,包括牙龈炎、龋齿都导致口水分泌增多,这时病人要到医院的口腔科,去明确病因三、脾虚的病人也会出现口水较多情况,这时不要吃生冷刺激东西,不好消化的食物四、常见脑血管疾病也导致口水分泌过多,都属于病理性的症状,因为神经系统的病变而导致口水多。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通常有息肝风、止痉挛、抑肝阳、祛风湿、止疼痛等功效和作用。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用药后身体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
01:52
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睡觉流口水包括疾病因素、睡眠姿势不对、患者睡前兴奋等因素造成。一、疾病因素:最常见是口腔疾病,如口腔的畸形或者牙龈炎;其次是胃部的疾病,胃部疾病如饮食不合、饮食伤胃,反胃会引起流口水;除此之外,老年人若出现突然睡觉流口水,同时还出现面肌痉挛时,要考虑脑血管疾病。二、睡眠姿势不对是临床中最多见的。三、患者比较兴奋,如在睡前过度兴奋以后休息不好,使得身体不能够完全进入深睡眠,此时也会出现睡眠当中流口水。
车前草的药用价值
车前草的药用价值主要有对泌尿系统的影响、镇咳平喘祛痰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胃肠道作用、抗炎作用及其他作用,车前草的药用价值很高,合理的使用能够让身体更健康。
中医体质的分类
中医体质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体质判定标准,分为九类,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以及特禀质。平和质就是正常体质,特禀制就是过敏性的体质。在养生保健的时候,要先判定患者是属于什么体质,根据患者的体质进行个体化的体质调养和养生保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单一的一种体质,很多时候是一个人相兼有各种体质的情况,需要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辩证分析,得出正确的体质以便于进行体质的调养和养生保健。
语音时长 01:07

2019-03-28

52525次收听

男性常见的体质类型
男性常见的体质类型主要有痰湿质和湿热质。痰湿质就是指体内多余的水湿代谢不出去,在体内堆积形成痰湿。痰湿质的主要症状一般表现为形体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比较明显,脸上出油比较多,大便容易比较发粘。还有一种常见的体质就是湿热质,男性比较常见。因为男性抽烟、饮酒的情况比较多,再加上平时容易喜欢吃一些比较油腻、辛辣的食物,也容易使体内产生湿热。湿热的意思是既有湿又热,主要是脸上容易起痘,包括后背也容易起痘,脸上容易出油比较多,再加上小便容易发热、大便容易粘滞不爽,因为体内产热比较多,患者会有口干、口渴,包括口中有异味、心烦,还有舌苔黄厚的体现。营养过剩或者是平时喜欢吃辛辣的一些人,湿热体质是非常常见的。
语音时长 01:28

2019-03-28

5393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