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错位怎么办
髌骨错位可通过手法复位、支具固定、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髌骨错位通常由外伤、先天性发育异常、肌肉力量失衡、韧带松弛、关节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手法复位
急性髌骨错位时可由专业医生进行手法复位,通过特定手法将髌骨推回正常位置。复位后需立即冰敷以减少肿胀,并用弹性绷带临时固定。手法复位后应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再次脱位。
2、支具固定
使用髌骨稳定支具或护膝可限制髌骨异常移动,支具需根据医生建议佩戴4-6周。固定期间可配合冷热敷交替缓解疼痛,每日热敷15-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支具应保持适度松紧,避免影响下肢血液循环。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急性期可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缓解局部肿痛。若存在肌肉痉挛可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肌松药物。
4、康复训练
恢复期需进行股四头肌强化训练,如直腿抬高、静蹲等动作,每日3组每组10-15次。平衡训练可使用平衡垫单腿站立,逐步增加难度。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负荷导致再次损伤。
5、手术治疗
反复脱位或合并韧带损伤时需考虑手术,常见术式包括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胫骨结节移位术。术后需石膏固定3-4周,拆除后逐步开始关节活动度训练。手术可有效矫正解剖异常,降低复发概率。
髌骨错位恢复期间应避免跑跳、深蹲等高风险动作,行走时使用拐杖分担负重。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饮用300-500ml牛奶,适量食用深绿色蔬菜。睡眠时可在膝下垫软枕保持轻度屈曲位,定期复查评估康复进度,若出现关节卡压或突发疼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