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前囟门凹陷怎么回事
宝宝前囟门凹陷可能由脱水、营养不良、颅骨发育异常、颅内压降低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伴随症状判断。若伴随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表现,应及时就医。
1、脱水
婴幼儿体液调节功能不完善,腹泻、发热或摄入不足时易导致脱水。此时前囟门因组织液减少而下陷,可能伴随口唇干燥、尿量减少。家长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Ⅲ,并监测宝宝精神状态。
2、营养不良
长期喂养不足或吸收障碍会导致皮下脂肪减少,前囟门周围组织支撑力下降。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能伴夜间啼哭、方颅等症状。建议家长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遵医嘱补充维生素AD滴剂。
3、颅骨发育异常
颅缝早闭等先天性疾病可改变囟门形态,凹陷可能伴随头围异常增长。需通过头颅CT或三维重建确诊,轻度者可用颅骨矫形帽,严重者需行颅缝再造术。
4、颅内压降低
脑脊液漏或过度使用脱水剂时,颅内压下降会使囟门凹陷,可能伴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需急诊排查是否存在外伤性脑脊液漏,必要时进行硬膜修补术。
5、遗传代谢病
苯丙酮尿症等疾病会影响结缔组织发育,导致囟门闭合异常。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需采用特殊配方奶粉喂养,并定期检测血苯丙氨酸浓度。
日常需保持宝宝喂养量充足,夏季或发热时适当增加饮水;定期测量头围并记录囟门变化;避免剧烈摇晃头部;按计划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性疾病;出现嗜睡、拒奶等异常表现时立即就医。哺乳期母亲应保证均衡营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