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牙包上牙下压包上牙
下牙包上牙通常是指反颌,属于牙齿咬合异常的一种表现。反颌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颌骨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佩戴矫治器、正颌手术等方式矫正。
1、遗传因素
部分反颌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颌骨形态遗传有关。这类情况需早期干预,儿童乳牙期即可采用活动矫治器如弗兰克尔矫治器进行功能性矫正,混合牙列期可使用固定矫治器如直丝弓矫治器。遗传性反颌常伴随面中部凹陷、下颌前突等骨性特征。
2、不良口腔习惯
长期吮指、吐舌、口呼吸等习惯可能导致牙齿位置异常。婴幼儿期使用奶瓶姿势不当也会影响颌骨发育。这类情况需先纠正不良习惯,配合肌功能训练器如MRC矫治器,同时使用活动扩弓器改善牙弓形态。习惯性反颌多表现为前牙反覆盖但颌骨关系基本正常。
3、乳牙滞留
乳牙未按时脱落会阻碍恒牙正常萌出位置,导致个别牙反颌。需及时拔除滞留乳牙,必要时进行间隙保持或牵引矫治。乳牙早失也可能导致邻牙倾斜占据间隙,需用缺隙保持器预防反颌发生。
4、颌骨发育异常
上颌骨发育不足或下颌骨过度生长会造成骨性反颌。青春期前可使用面弓前牵引装置刺激上颌发育,成年后严重骨性畸形需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如上颌LeFort I型截骨前移术。这类反颌常伴有明显的面部轮廓异常及咀嚼功能障碍。
5、外伤因素
颌面部外伤可能导致牙齿移位或颌骨骨折错位愈合。需先处理外伤,骨折复位后通过颌间牵引或手术矫正错位,后期配合正畸治疗恢复咬合。外伤性反颌可能伴随关节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
反颌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吞咽和呼吸方式,避免单侧咀嚼。儿童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成人反颌矫正后需长期佩戴保持器。饮食上选择易咀嚼食物,避免过硬食材加重牙齿负担。矫正期间需加强口腔清洁,使用正畸专用牙刷和牙线防止龋齿和牙龈炎症。出现颞下颌关节疼痛或矫正器不适时应及时复诊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