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肾炎的常识
隐性肾炎通常是指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尿液检查异常的肾小球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或蛋白尿。该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感染等因素引起,需通过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确诊。
1、遗传因素
部分隐性肾炎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如Alport综合征或薄基底膜肾病。这类患者常有家族史,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可能伴随听力或视力异常。确诊需基因检测,治疗以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
2、免疫异常
IgA肾病是常见的免疫相关性隐性肾炎,因免疫球蛋白A在肾小球沉积导致。患者可能在感染后出现肉眼血尿,平时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肾活检可明确诊断,治疗需根据病理分级选择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或免疫抑制剂。
3、感染因素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早期可表现为隐性肾炎,多见于儿童。患者可能有咽痛或皮肤感染史,尿液检查可见红细胞及微量蛋白。需进行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检测,急性期需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感染。
4、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表现为隐匿性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患者通常有长期糖尿病史,需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可遵医嘱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片。
5、药物或毒素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接触重金属可能导致肾小球损伤,表现为无症状尿检异常。需详细询问用药史,及时停用肾毒性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必要时进行驱铅等对症治疗。
隐性肾炎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每3-6个月复查一次。日常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蛋白质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水肿、血压升高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相关推荐
02:25
03:33
02:18
02:0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肾炎是怎样造成的肾炎是怎样造成
- 2 肾炎严重吗肾炎的危害
- 3 肾炎是怎么的?肾炎的形成原因?
- 4 肾炎是怎么引起的呢?
- 5 肾炎什么引起的
- 6 肾炎怎么引起的
- 7 肾炎是怎么引起的
- 8 肾炎是怎么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