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是不是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可通过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生活能力丧失、脑部影像学改变等表现判断。该病通常由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异常、遗传因素、脑血管病变、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1、记忆力减退
早期以近事遗忘为主,如忘记刚发生的事或重复提问。随着病情进展,远期记忆也逐渐受损。患者可能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分不清年月日。家属可通过记录日常遗忘频率辅助判断,若每周发生多次需警惕。
2、认知功能下降
表现为计算能力减退,无法完成简单账目运算;语言功能受损,出现找词困难或命名错误;执行功能障碍,如难以规划日常活动。可通过画钟测试、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初步评估。
3、行为异常
出现性格改变,如温和者变得易怒或多疑;重复无意义动作,如不停整理物品;昼夜节律紊乱,夜间频繁起床游走。这些症状需与抑郁症、谵妄等鉴别。
4、生活能力丧失
中期后无法独立完成穿衣、洗漱等基本生活操作,后期甚至丧失吞咽功能。可通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若评分持续下降超过6个月有诊断意义。
5、脑部影像学改变
头颅MRI显示海马体萎缩,PET-CT可见β-淀粉样蛋白沉积。脑脊液检查发现tau蛋白升高。这些客观指标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单一检查异常不能确诊。
建议保持地中海饮食模式,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欧米伽3脂肪酸;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建立规律的社交活动计划;使用记事本、电子提醒器等辅助工具;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若发现症状进展加速,应及时到神经内科进行专业评估,避免自行使用促智类药物。早期诊断和干预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