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常见危害
骨折的常见危害主要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畸形愈合、感染风险增加以及邻近组织损伤。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重复性应力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类型采取固定、手术或康复训练等措施。
1、局部疼痛
骨折后骨膜及周围软组织损伤会引发持续性疼痛,尤其在活动或受力时加剧。疼痛程度与骨折类型相关,例如粉碎性骨折的疼痛感通常超过简单裂缝骨折。疼痛可能导致患者无法正常活动患肢,影响日常生活能力。急性期可通过冰敷缓解肿胀疼痛,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控制症状。
2、活动受限
骨折部位稳定性破坏会导致关节或肢体功能障碍。上肢骨折可能影响抓握、进食等动作,下肢骨折则妨碍站立行走。长期制动可能继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例如股骨颈骨折患者卧床期间易出现下肢肌力下降。康复期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配合超声波治疗仪促进组织修复。
3、畸形愈合
未正确复位或固定不牢固可能导致骨骼错位愈合,表现为肢体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儿童骨骨骺损伤还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导致双侧肢体不对称。复杂骨折如胫骨平台骨折若未精确复位,后期易继发创伤性关节炎。临床常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或外固定支架矫正严重畸形,轻度畸形可通过矫形鞋垫代偿。
4、感染风险
开放性骨折存在细菌侵入骨髓腔的风险,可能发展为骨髓炎。手术内固定物植入也可能成为感染灶,表现为伤口红肿渗液伴发热。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感染概率更高。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可降低风险,深部感染需手术清创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
5、邻近组织损伤
骨折端移位可能刺伤血管神经,例如肋骨骨折可导致血气胸,脊柱骨折可能压迫脊髓。桡骨远端骨折易损伤正中神经引发腕管综合征。严重骨盆骨折常伴随大出血休克。急诊处理需优先稳定生命体征,复合伤患者可能需要多学科联合手术,如血管吻合术或神经松解术。
骨折后应保持患肢制动并及时就医,恢复期需均衡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乳制品、深绿色蔬菜,配合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戒烟戒酒有助于骨骼愈合,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康复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损伤。长期卧床者需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可通过踝泵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相关推荐
02:18
02:02
02:38
02:29
01:40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颅底骨折属于什么骨折
- 2 疑似骨折算骨折吗
- 3 骨折处容易再骨折吗?
- 4 如果骨折有哪些反应
- 5 什么是骨折
- 6 骨折怎么引起的
- 7 骨折怎么处理
- 8 骨折后会再次骨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