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0-01-0960471次播放
视频内容:
骨折后需要制动,止血,观察患肢情况,注意伤口护理。
骨折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一、意外受伤后怀疑出现了骨折,首要原则就是制动,避免进一步移动造成第二次损伤。
二、如果有出血,可以用干净的手帕或者是毛巾进行压迫止血,然后及时呼叫急救车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三、在骨折治疗期,如果打了石膏或佩戴支具,一定要观察患肢的疼痛和血运情况。
四、骨折手术之后伤口护理非常重要,一定要遵医嘱到医院定期换药,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并遵医嘱进行骨折术后的康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膝盖骨折康复训练方法视频
膝盖骨折一般是直接暴力损伤膝盖骨骼引起的,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需要通过康复训练的方式,使其恢复正常功能,以免影响正常生活。步骤:第一步:明确是否可以进行康复训练。第二步:膝盖平行于床边,双腿自然下垂。第三步:家属协助按压患者小腿远端,逐渐增加弯曲角度,缓慢达到90度。第四步:缓慢伸直膝盖,勾起脚尖,停留10-30秒。第五步:缓慢放下,适当按摩腿部,放松膝盖,每天适量即可。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以免过早进行康复训练,加重不适。
第五跖骨基底骨折算严重创伤吗

第五跖骨基底骨折指的第五跖骨基底部,由于强烈的肌肉收缩、牵拉造成的一种撕脱骨折,这种骨折往往是扭伤里最常见,常见走路突然摔倒或者是脚扭伤。所以,这种骨折从整体上看不算严重的一种创伤,但是确实是对足的功能影响比较大。足骨外伤以后往往是在足的外缘处有淤血或者肿胀,这个地方有压痛,拍片子的时候可以看到第五跖骨基底的骨折。这种骨折有时候合并移位,但是移位程度很小,有时候没有合并移位,骨折没有移位。所以,多半需要打上支具或者石膏托外固定,经过保守治疗,在骨折愈合以后就可以逐渐地恢复日常活动,恢复行走,而手术只是适合于严重移位的骨折。一般情况下第五跖骨基底骨折是不需要手术的,这就是所谓的严重程度,并没有那么严重。
小腿骨折能不能侧身躺着

在小腿骨折以后,其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比较轻的可以采取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的方法。对于比较严重的可以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要求患者在低负重活动一般有10~20公斤,其他活动和正常人一样,患者可以采取侧卧、仰卧,患肢在上方或者下方均可,如果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这是一种非常坚固的固定。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负重所导致的骨折断端移位,此时患者可以侧躺,但是侧躺需要在小腿下面垫一些支撑的材料,避免小腿负重所导致的骨折断端的移位。对于进行性的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的患者,一般不允许其负重活动,在4~6周以后有骨痂形成后,患者拆除石膏并且逐渐地增加负重活动量,然后去增加患者功能活动的状态,逐渐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活动,促进疾病的恢复。
骨折长新骨时疼不疼

长新骨本身,这个现象并不会造成疼痛,不像青少年的时候,有一个名词叫生长痛。生长疼,生长的时候是可以疼的,但是骨折长新骨的时候并不疼,如果这个时候出现疼痛,肯定是因为骨头没长好,可能又活动了,又刺激了骨折的部位了。另外,重点强调的是骨折以后,也并不是说骨折已经愈合了,就马上不疼了,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不疼了。比如脊柱骨折,一旦是产生了脊柱骨折以后,不管有没有进行治疗,疼痛都会持续很长时间,可能持续三个月、半年、一年、两年以后,每当阴天下雨,天气变化的时候,骨折的部位还疼,但是病人不要认为骨折没长好,思想压力很大,形成思想包袱,一定不要这么想。所以说,骨折以后出现疼痛是正常现象,但是跟长不长新骨没有关系,不管怎样,长新骨都是一个好现象,都是一个好事,但是也不要把有疼痛以后还有新骨混为一谈,有的时候长新骨的时候,还疼痛往往意味着是不是还有一定的问题。如果固定非常确实,有新骨了,但是也疼痛,是不是有一定问题,新骨有可能长得不完全,可能是一种类型的不愈合的表现,这个到底是什么情况,要到医院找医生来判断。

骨折后长骨痂有感觉吗
单纯说长骨痂是没有感觉的,即使有感觉,病人也不能够清楚地感觉不能够加以辨别,医生也没法说长骨痂的时候有没有感觉,根据医生的理解,长骨痂的时候骨痂本身应该是不会产生感觉的,但是这并不影响病人在骨折的愈合过程中,或者长骨痂的过程中局部有疼痛,或者不适的感觉。骨头一旦长好了,一般来说有没有什么特异的感觉,也许有感觉很轻微,但是局部软组织这种感觉可能就很明显,这种感觉也是正常的,不需要病人过多的去关注。

手指骨折自己能好吗
所有的骨折都能自己好,无论什么地方的骨折都能够自己好,但是要看具体的骨折的部位或移位程度,比如掌骨骨折,掌骨骨折一般就是手掌的骨折,有骨腔又有骨腱肌牵着,一般移位不会太大,保守就能长好。但是如果有移位的情况,即便自己能长好,但是位置不好必须就给它复位,就不能自己好了,经过外边干预了,所以手指头骨折一般的都能自己好,除非就是长得歪了长得不理想,所以具体问题还得根据骨折移位的程度、移位的部分再去决定,手术骨折怎么去正确的处理。

脚踝骨折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脚踝骨折区分为关节内的骨折和关节外的骨折,对关节外的骨折一般可以采取打夹板、打石膏、打支具、多数是能够治愈的。但是在移位明显的情况下或者韧带有损伤,而且韧带损伤比较严重,就需要手术治疗。第二个是关节内的骨折,关节内的骨折一般要求就更严格,关节内骨折如果因为超过2mm或者是最多不超过3mm,2mm以内的骨折,也许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不做手术不严格复位可能也能够接受。但是在现在医疗的条件下,多数可能只要是有移位,都要采取手术治疗,不要采取保守治疗。
什么是腰椎压缩性骨折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指以腰椎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常见骨折原因是坐汽车时突然遇到颠簸,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造成椎体压缩;行走时滑倒,臀部着地引起骨折或被车撞后坐地造成骨折。椎体压缩后变扁,形成前窄后宽的楔状。受伤越重,椎体压缩的程度就越明显。对于腰椎骨折否需要手术治疗,一般根据骨折类型、压缩程度、有无神经损伤及腰椎椎体后方组织结构是否损伤来决定,具体如下:一、单纯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不大,后方结构也是好的,无神经损伤,一般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一般是通过卧床休息2-3个月;二、如果骨折压缩比较明显,比如压缩>1/2,椎管占位1/3,后方组织结构有明显损伤,甚至骨折移位后压迫后方神经,导致下肢瘫痪甚至活动不利,这时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什么是骨折
骨折有明确定义,在骨科教科书上指骨骼连续性中断,是骨科最常见一种疾病。一般发生骨折的患者往往会有外伤病史,比如发生车祸或者高处坠落,也可能是摔倒、摔跤。骨折部位也会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局部淤血,疼痛程度往往会非常严重。一般骨折需借助影像学诊断如X光等。随着人口老龄化,一些轻微骨折,在X光上容易漏诊,也需要借助核磁或者CT进一步明确诊断。确诊病人是否骨折,需借助医生询问病史、查体以及影像学表现,确定最后骨折诊断。
骨折后遗症有哪些

骨折会造成畸形愈合或者不愈合,骨质疏松、骨质退变、骨质增生,缺血性坏死,关节功能障碍,感染等后遗症。一、畸形愈合或者不愈合,常由于骨折部位、骨折伤情以及治疗是否正规所产生。二、骨折部位营养不良造成骨折部位的骨质疏松、骨质退变、骨质增生等。三、由于骨折造成骨质的缺血性坏死,如股骨颈骨折以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四、关节功能的强直或者僵硬,会造成关节功能障碍。五,感染,会造成骨髓炎,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需要进一步治疗。骨折后长期卧床患者,尤其是老龄患者,需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骨折后应根据患者的骨折程度给予相应治疗方案,早期康复锻炼,将骨折后遗症降低到最低。骨折的后遗症是指骨折经过正规治疗和一般愈合时间以后,仍残留有功能障碍、疼痛或者畸形等一系列的不良症状,称之为后遗症。
天寒地冻,老年人容易摔伤
随着冷空气不断袭来,气温骤降,老年人发生摔伤的病例逐渐增多。其实在冬天,年轻人也经常摔倒,只不过由于年轻人骨质较好,不太容易发生骨折,而老年人就不同了,根据本人的临床经验,由于骨质疏松,老年人摔倒后很容易受伤。对老年人而言,除了各种方法治疗骨质疏松以外,避免摔伤应该是首要的预防措施,为什么冬天老年人更容易摔伤呢。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如何区分不全骨折和骨折
- 2 皮肤完好的骨折属于哪个骨折
- 3 骨折后会再次骨折吗
- 4 骨折处容易再骨折吗?
- 5 什么考虑骨折
- 6 什么是骨折
- 7 骨折是怎么引起
- 8 怎么骨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