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如何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预后通常取决于具体分型和基础病因,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但部分需长期随访或植入起搏器。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药物影响,如无结构性心脏病,去除诱因后多可自行恢复。这类患者日常可能仅表现为短暂心悸或无症状,心电图显示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脱落。治疗以观察为主,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避免使用加重传导阻滞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部分运动员因迷走神经兴奋出现的生理性阻滞无须特殊干预。
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常提示希氏束以下传导系统病变,多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炎或退行性纤维化。患者易出现突发晕厥、黑矇等症状,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固定后突然QRS波脱落。此类患者进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风险较高,通常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的传导阻滞可能随血运重建改善,但慢性病变者需终身依赖起搏器。
所有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均应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等可逆因素。建议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避免剧烈运动诱发阿斯综合征。日常注意监测心率变化,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及时就诊。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