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多久会出现症状
梅毒感染后通常2-4周出现硬下疳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潜伏数月甚至数年才显现症状。梅毒分为三期,各期临床表现差异显著,需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
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多发生于感染后2-4周,常见于生殖器、肛门或口腔等接触部位。硬下疳为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晰,基底清洁,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若不治疗,3-6周后可自愈,但病原体仍在体内扩散。
二期梅毒通常在感染后6-12周出现,表现为全身对称性玫瑰疹、扁平湿疣等皮肤黏膜损害,可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此期传染性极强,皮疹可自行消退但会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可能跳过前两期直接进入潜伏期,血清学检测阳性但无临床症状。
梅毒确诊后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青霉素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并通知性伴侣共同检测。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加强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定期复查血清抗体滴度。三期梅毒可能累及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出现症状后应立即就医,不可延误治疗时机。高危人群建议每3-6个月进行梅毒筛查,早期发现可完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