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病人的护理有哪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通过氧疗管理、呼吸训练、饮食调节、药物规范使用、预防感染等方式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与吸烟、空气污染、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
1、氧疗管理
长期低流量氧疗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缺氧状态的重要措施,建议每日吸氧时间超过15小时,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使用制氧机时应定期清洁湿化瓶,避免细菌滋生。外出活动时可携带便携式氧气瓶,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氧耗增加。
2、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能帮助患者改善通气效率。腹式呼吸训练时需放松肩部,用鼻吸气时腹部隆起,缩唇缓慢呼气时腹部内收。每日可进行3-4组训练,每组10-15次。病情稳定期可结合步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增强呼吸肌耐力。
3、饮食调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保证足够热量摄入,每日蛋白质需求量为1.2-1.5克/公斤体重。推荐食用鱼肉、鸡蛋、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搭配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蔬菜。进食时采取少量多餐原则,避免饱餐后膈肌上抬影响呼吸。
4、药物规范使用
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需按医嘱规律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需注意口腔清洁。使用干粉吸入器时应保持装置干燥,吸入后屏气5-10秒。出现心悸、震颤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5、预防感染
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居室保持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出现痰量增多、痰色变黄或发热时,可能提示急性加重,需尽早就医。家属接触患者前后应规范洗手,减少交叉感染概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粉尘刺激。日常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以防缺氧。保持情绪平稳,参加病友交流活动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定期复查肺功能,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