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和急疹的区别有哪些
小儿麻疹和急疹是两种不同的儿科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和病程进展。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表现为高热、咳嗽、结膜炎及典型皮疹;急疹多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导致,特征为高热后突发皮疹且退热迅速。
麻疹的潜伏期较长,通常为10-14天,初期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随后出现口腔科氏斑和全身斑丘疹,皮疹从头部向躯干四肢蔓延,可能伴有结膜充血和畏光。急疹的潜伏期较短,约5-15天,突发高热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随即出现玫瑰色斑丘疹,皮疹主要分布于躯干和颈部,一般不累及面部,皮疹消退后无色素沉着或脱屑。
麻疹具有较强传染性,通过飞沫传播,易感人群接触后发病率高,可能并发肺炎、脑炎等严重病症。急疹传染性相对较低,多见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并发症较少,偶见热性惊厥。麻疹需进行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急疹无须特殊隔离措施。两者均可通过典型临床表现诊断,麻疹可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急疹多为临床诊断。
对于麻疹患儿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强光刺激眼睛,补充足够水分和营养,皮疹瘙痒时可温水擦拭但避免抓挠。急疹患儿高热期间需物理降温,多饮水防止脱水,皮疹无须特殊处理。两种疾病均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麻疹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嗜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最有效手段。家长应注意儿童个人卫生,疾病流行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疑似病例应及早就诊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