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折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胫骨骨折可能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应力性损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
1、直接暴力
外力直接作用于胫骨可导致骨折,常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或重物砸伤。骨折线多为横行或粉碎性,常伴有软组织损伤。需立即制动并就医,通过X线或CT明确骨折类型,采用石膏固定或手术复位。
2、间接暴力
扭转或传导力间接引发骨折,如滑雪摔倒时足部固定而身体旋转。多表现为螺旋形骨折,可能合并腓骨骨折。需避免负重,使用支具保护,严重时需髓内钉固定。
3、应力性损伤
长期重复应力积累导致疲劳骨折,常见于运动员或新兵。早期表现为运动后隐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需停止训练4-6周,配合超声波治疗,补充钙和维生素D。
4、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使胫骨脆弱,轻微外力即可骨折,多见于绝经后女性。骨折端常呈压缩或嵌插状。需双能X线检测骨密度,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丸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5、病理性骨折
骨肿瘤、骨髓炎等疾病破坏骨质结构后发生骨折。疼痛夜间加重,可能伴发热。需活检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治疗,如骨肉瘤需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
胫骨骨折后应保持患肢抬高,冰敷缓解肿胀,避免早期负重。康复期逐步进行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配合物理治疗促进愈合。饮食需增加牛奶、鱼类等富含钙和优质蛋白的食物,戒烟限酒以改善骨代谢,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