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肌腱炎的症状
脚趾肌腱炎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肿胀、晨僵和关节弹响。脚趾肌腱炎可能与过度使用、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脚趾关节周围持续性钝痛或刺痛。
1、局部疼痛
脚趾肌腱炎早期主要表现为受累肌腱附着处的局限性疼痛,在活动或按压时加重。疼痛可能从轻度不适发展为持续性钝痛,严重时会出现撕裂样锐痛。常见于拇长屈肌腱炎或趾长伸肌腱炎,疼痛多集中在足底或足背部。
2、活动受限
随着炎症进展会出现脚趾主动背屈或跖屈功能障碍,表现为穿鞋困难、无法完成踮脚动作。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腱滑动受阻导致的交锁现象,此时需要与腱鞘炎进行鉴别。
3、肿胀
炎症反应会导致肌腱周围组织液渗出,形成局部梭形肿胀。触诊时可发现肌腱走行区增粗,皮肤温度升高,但通常不伴有明显发红。肿胀在长时间行走或运动后尤为明显。
4、晨僵
晨起时脚趾关节僵硬是该病典型特征,活动后逐渐缓解。僵硬持续时间通常超过30分钟,与类风湿关节炎不同的是,这种僵硬往往局限于单个脚趾关节。
5、关节弹响
慢性肌腱炎患者可能出现肌腱滑动时产生的捻发音或弹响感,尤其在屈伸脚趾时明显。这提示肌腱表面可能已形成纤维化粘连或结节性增厚。
脚趾肌腱炎患者应注意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子,避免高跟鞋或尖头鞋对足部的挤压。急性期可采用RICE原则处理,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恢复期可进行脚趾抓毛巾等康复训练增强肌腱柔韧性,但需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明显功能障碍,建议及时至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必要时可进行超声检查明确肌腱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