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治疗几种常用的甲减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0-09-1655967次浏览

甲减是一种由许多原因导致的内科疾病,给甲减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必须及时治疗甲减。那常见的治疗甲减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治疗甲减的方法。

一般,常见的治疗甲减的方法有:

大家都知道甲减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不同病因的甲减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甲减的方法,对于彻底治疗甲减是非常有利的。所以针对甲减患者的发病原因,对于患者由于缺碘所导致的甲减疾病,最有效的治疗甲减的方法就是患者进行补碘的治疗,这对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及分泌有着良好的功效,对于治疗甲减有很好的效果。

有过甲状腺炎病史的患者,甲减疾病的发生一般都是由于甲状腺炎疾病蔓延而来,对于这种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就要针对原发疾病甲状腺炎治疗甲减,随着甲状腺炎疾病的不断好转,甲减病症也会随着甲状腺炎的治疗而消失,患者病情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治疗甲减的方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甲减的方法,不能盲目选择。

相关推荐

甲减指标正常还吃药吗
甲减指标正常,还需要继续服药因为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治疗属于替代治疗相当于补充自身分泌不足的甲状腺素。如果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也是药物起作用导致的结果所以需要继续服药,不能停止而且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把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因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可能导致多系统的损害典型的症状就是怕冷,体重增加、心率慢,便秘有可能发生粘液性水肿因为影响脂代谢,还有可能出现高脂血症如果血脂明显升高,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等疾病。所以甲状腺功能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因为甲减有可能影响消化系统所以有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甚至发生贫血的情况在女性来说,有可能出现月经不调,严重的有可能出现闭经,在孕期有可能出现胎停或者流产有的在备孕的时候也能够出现不孕的情况。所以甲状腺功能减退这个疾病一定要良好控制定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语音时长 01:37

2021-04-19

82606次收听

01:48
新生儿甲减会自己恢复吗
新生儿甲减,肯定是不能自己恢复的。新生儿甲减必须进行治疗,因为甲状腺素在新生儿期对脑子的发育,不仅控制内分泌,对脑子的发育也非常重要。先天性新生儿的甲低会导致出现呆小症,所以不能等着自愈,必须得干预。如果新生儿甲低必须进行药物干预,必须给他补充甲状腺素,维持正常的甲状腺素水平,从而来维持正常的神经、精神的发育和正常的生长发育、饮食等等这些功能。所以,新生儿甲低即便是能够自愈,也是不能等待自愈的,必须进行干预。
检查甲减验血几天出结果
我们都能够明显感觉到现在的生活模式和以前的不同,时代在进步,但是我们的身体健康却在不断地退步,而甲减的出现更加充分地说明了这个事实。如果你也有甲减的类似症状时,最好能够做一个专项检查。
亚甲减吃什么效果才更好
生活中有很多的疾病都是靠饮食护理来改善的,甲减疾病也是这样,饮食保健护理对于甲减患者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能够帮助甲减患者们有效的改善病情,减轻病痛,所以在生活中,甲减患者们一定要多掌握关于甲减疾病的一些饮食知识,做好甲减疾病的相关保健,让疾病早日消失
如何预防甲减的发生
甲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要多加注意预防。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来进行预防,适当的补充一些富含碘的食物,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等等。同时还要注意做好保暖的工作,避免身体受寒。在日常运动时一定要注意适量运动,不要过分透支身体。
甲减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甲减的治疗很重要,属于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根据病情,病因等选择适合的药量,药物类型,可以选择维持白血球的药物、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中药治疗,西药治疗等让病情可以得到稳定。要按时的用药,才会有好效果。
酮症酸中毒腹痛与外科急腹症有什么区别
酮症酸中毒腹痛与外科急腹症的区别主要在于症状和体征。酮症酸中毒:基本都有明显的脱水症状,典型者还会散发烂苹果气味。虽有全腹压痛,但无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症。腹腔穿刺一般无腹腔渗出液。解痉药镇痛效果差。DKA经过补液积极治疗几小时后,腹痛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外科急腹症:表现腹痛持续时间很长,控制难度相当大。
语音时长 01:40

2020-01-09

51170次收听

甲减的病因
甲减可以由甲状腺、垂体、下丘脑的功能异常引起。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代谢活动下降所引起临床综合症,成人后发病的称为“成人甲减”,胚胎期或婴儿期发病者,称“呆小病”或“克汀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为饮食中碘不足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因为碘缺乏甲状腺细胞过度激活增生以便从血液中吸取更多的碘,导致甲状腺增大。母体在妊娠期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致甲状腺发育不良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也都可导致新生儿甲减的发生。成人甲减最常见原发于甲状腺本身的损害,主要是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后期发展结果所致。其次因甲亢进行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核素治疗引起甲减,偶尔见于甲状腺痛颈部放射性治疗后,急性甲状腺炎等,除甲状腺本身疾病外,少数可因垂体或下丘脑病变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障碍而发生甲减。
语音时长 01:33

2020-01-09

56176次收听

02:21
甲减可以怀孕吗
甲减在整个临床发病过程中,都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因为甲减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所以治疗的总目标是希望补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只要把患者的甲状腺激素补充到一个正常范围,甲状腺功能正常,可以进行妊娠或者怀孕。但是患者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保证她的游离T3、游离T4,甚至总的T3、T4、TSH水平在一个正常范围内,才能够保证孕妇在整个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控制目标。胎儿的甲状腺,一般是在24周形成,所以妊娠在24周之前的妇女,要严格控制甲状腺目标非常重要。
02:07
甲减吃什么食物好
甲减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包括紫菜、海带等。在整个进食过程中,还要保证适量原则,不要过量进食碘,如果过量或者大量进食碘,可能会引起其他相应的后果。甲减是指甲状腺激素释放减少,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包括合成,除受人体中垂体、下丘脑的释放激素的影响之外,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外源性食物的影响,因为是由外源性碘在甲状腺合成的一种代谢性激素,如果没有外源性碘,势必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亢和甲减哪个严重
甲亢一般指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它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甲减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简称,它的发病主要原因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因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全身,对于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无论是甲状腺激素多还是甲状腺激素减少,都有可能对身体产生全身的影响。甲亢可以产生怕热、心慌、多汗、食欲旺盛、体重下降、胃肠道蠕动增快、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甲减症状就和甲亢是相反的,一般会出现怕冷、乏力、食欲减退、胃肠道蠕动减慢、体重增加等。具体到甲亢和甲减哪个严重的问题,其实二者都不能说哪个严重哪个轻。甲亢是一种可以根治的疾病,但是治疗甲亢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如果服药的话,需要一年半到两年,应用碘131治疗有可能出现甲减。甲减一般需要终身应用优甲乐替代治疗,但是优甲乐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药物,没有这么多副作用,只要甲状腺功能维持在正常,就对身体没有任何的影响。
语音时长 01:42

2019-12-06

63603次收听

03:11
甲减要做哪些检查
甲减要抽血检查T3、T4、TSH水平,判断是否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问题存在。甲减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多为非特异性的,常表现为乏力、怕冷、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脱发等。临床上出现甲减症状时,要到医院进一步做血液检查,确诊是否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液检查主要是通过抽血检查T3、T4、TSH水平,判断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甲状腺疾病指南中推荐怀孕前检查甲状腺功能,怀孕对甲状腺功能要求比较严,孕妇轻微甲低临床一般没有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则是比较严重的甲低。因此,备孕妇女在备孕前要检查甲状腺功能,以发现潜在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减有哪些危害
甲减的患者,一部分可能会表现为淡漠、食欲减退、怕冷、水肿等。其实甲减早期可能没有特别的危害,但是如果随着甲减病程进展,如果不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第一,如果发病于心脏,甲减累及到心脏,会导致心脏出现一些缺血性表现,类似于冠心病表现,会出现心电图ST段下降,甚至出现相应的心血管疾病症状。第二,如果累及肝脏,会导致肝功异常。第三,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胫前粘液性水肿。患者整个下肢的皮肤软组织,都变成水肿状态,甚至是粘液性水肿。因为它是不可凹性水肿,用手压都不会出现凹痕的这种水肿。这种黏液性水肿如果不及时得到纠正,整个下肢,甚至脚的形态和功能都会受到损失,甚至有些患者必须手术才能解决他的功能问题。
语音时长 01:26

2019-11-13

57555次收听

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
孕妇孕期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皮肤会出现苍白或姜黄色,还会出现疲劳、嗜睡等症状。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与运动能力。母体缺乏甲状腺激素,则胎儿也会缺乏甲状腺功激素。这会造成胎儿大脑神经中的蛋白合成障碍、减少脑内蛋白质含量、细胞体积减小、脑重量减轻。因此,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孕妇必须引起注意。
01:59
甲减需要忌口吗
甲减是甲状腺功能低减。很多的甲状腺疾病都可以造成甲减,比如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到后期等等。关于甲减是否需要像甲亢一样免碘饮食,从理论来上讲,如果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因为它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涉及到碘摄入的问题,所以对于碘的摄入一般不做推荐。实际上就是不建议吃补碘的一种盐类。对于甲减患者,还需要看患者的主要病因,如果只是甲状腺炎所造成的甲减,碘不做特别的推荐,也不做特别的限制。但是如果之前得过甲亢,有甲亢的风险,还是建议尽量减少碘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