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有哪些误区
小儿哮喘的常见误区主要有忽视症状、过度依赖药物、错误判断诱因、忽视环境控制和排斥长期管理。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和胸闷,但部分家长对疾病认知不足可能导致治疗延误或不当。
1、忽视症状
部分家长将孩子夜间干咳、运动后气促等表现误认为感冒或体质弱,未及时就医。哮喘的咳嗽常呈阵发性,以夜间或清晨为主,可能伴随哮鸣音。若孩子每年感冒后咳嗽持续超过10天或反复出现喘息,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呼吸内科进行肺功能检查或过敏原检测。
2、过度依赖药物
有些家长在孩子症状缓解后自行停用控制药物,仅发作时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等缓解药物。实际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混悬液需要长期规律使用,突然停药可能加重气道炎症。家长需遵医嘱定期复诊调整用药方案,不可因担心激素副作用而减量。
3、错误判断诱因
认为哮喘发作仅与冷空气或运动相关,忽略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约80%儿童哮喘属于过敏性哮喘,家长应通过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诱因。对花粉过敏者需在季节前开始预防性用药,如孟鲁司特钠颗粒,同时减少户外活动。
4、忽视环境控制
仅依赖药物治疗却未改善居住环境,如持续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尘螨滋生品。建议家长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面料包裹床垫,保持室内湿度在50%以下。新装修房屋需检测甲醛浓度,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
5、排斥长期管理
认为哮喘会随年龄增长自愈而放弃规范治疗。虽然部分患儿青春期后症状减轻,但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持续存在。家长应帮助孩子记录哮喘日记,掌握峰流速仪使用方法,参加医患共同管理的哮喘门诊随访。
家长需注意保持儿童饮食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深海鱼油,但避免已知过敏食物。鼓励孩子进行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以增强肺功能,运动前15分钟可预防性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卧室应每天通风,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避免接触吸烟环境。若孩子出现口唇发绀、说话不成句等危重表现,须立即送往急诊。
相关推荐
02:16
02:23
02:55
03:44
0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