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与心脏骤停的区别
脑梗死与心脏骤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急危重症,前者是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后者是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泵血。两者在病因、症状、急救措施及预后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脑梗死主要由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或小动脉闭塞引起,典型症状包括突发偏瘫、言语不清、面部歪斜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心脏骤停则多因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电解质紊乱导致,表现为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脑梗死需通过溶栓或取栓恢复血流,心脏骤停需立即心肺复苏和电除颤。脑梗死患者可能遗留肢体功能障碍但生命体征稳定,心脏骤停若未及时抢救会迅速死亡。
脑梗死患者通常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发病前可能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骤停常无预警,部分患者有胸痛、心悸等前驱症状。脑梗死需头部CT或MRI确诊,心脏骤停依据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判断。脑梗死治疗窗口期为4.5小时,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仅4分钟。两者均可导致猝死,但病理机制完全不同。
预防脑梗死需控制三高、戒烟限酒、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出现言语障碍或肢体麻木应立即就医。预防心脏骤停应定期筛查心脏病,避免过度劳累,冠心病患者需规范用药。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术,家中可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两类患者康复期均需低盐低脂饮食,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保持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