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太高会有什么危险
血压太高可能导致心脑血管意外、肾功能损害、视网膜病变等危险。高血压的危害主要有靶器官损害、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妊娠风险、认知功能障碍等。
1、靶器官损害
长期高血压会损伤心脏、脑、肾脏等靶器官。心脏可能出现左心室肥厚,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脑血管可能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死风险;肾脏会出现肾小球硬化,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2、急性并发症
血压急剧升高可能引发高血压危象,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更严重时可导致脑出血、急性左心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危及生命的急症。
3、慢性并发症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等风险。还可能引起视网膜动脉硬化,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4、妊娠风险
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发展为子痫前期,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引发子痫抽搐。这种情况会威胁母婴安全,增加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5、认知功能障碍
长期高血压可能损害脑小血管,导致脑白质病变,增加血管性痴呆风险。血压波动过大还可能影响脑血流灌注,加速认知功能衰退。
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盐酸贝那普利片等。同时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