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肌肉疼痛是什么原因呢
运动后肌肉疼痛通常由乳酸堆积、肌肉纤维微损伤、延迟性肌肉酸痛、电解质失衡或炎症反应引起。
1、乳酸堆积
高强度运动时,肌肉在缺氧状态下分解糖原产生乳酸。乳酸无法及时代谢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短暂酸痛感,常见于运动后即刻至12小时内。可通过低强度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乳酸清除。
2、肌肉纤维微损伤
离心收缩运动易导致肌纤维微观撕裂,伴随肌膜完整性破坏和钙离子内流。这种结构性损伤多发生在运动后24-48小时,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适度冷敷和蛋白质补充有助于修复。
3、延迟性肌肉酸痛
DOMS是运动后24-72小时出现的炎症反应,与肌纤维损伤后白细胞浸润相关。特征为肌肉僵硬和力量下降,常见于运动新手或尝试新动作时。渐进式训练和运动后拉伸能有效预防。
4、电解质失衡
大量出汗导致钠、钾、镁等电解质流失,会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电信号传导。可能伴随肌肉痉挛和乏力感,尤其在高温环境下运动更易发生。运动饮料补充和香蕉等富钾食物可缓解。
5、炎症反应
肌肉损伤后前列腺素、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刺激痛觉感受器产生持续疼痛。若疼痛超过72小时或伴肿胀发热,可能与肌腱炎等病理性炎症有关。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短期使用。
建议运动前后做好充分热身与放松,采用阶梯式增加运动强度。运动后24小时内可冷敷减轻炎症,48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7克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关节活动障碍,需排查横纹肌溶解等严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