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被蚊子咬了肿的很厉害怎么办
手被蚊子叮咬后肿胀明显可通过冷敷、外用药物、口服药物、避免抓挠、观察症状等方式缓解。蚊虫叮咬后的肿胀通常由过敏反应、局部炎症、皮肤敏感、继发感染、个体差异等因素引起。
1、冷敷
使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的纱布敷于肿胀部位,每次5-10分钟,重复进行可减轻血管扩张和瘙痒感。冷敷能暂时麻痹神经末梢,缓解蚊虫唾液中的蛋白质引发的过敏反应。避免直接冰敷导致冻伤,皮肤破损时禁用。
2、外用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炉甘石洗剂适用于无破损皮肤的止痒,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缓解中度炎症,莫匹罗星软膏用于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涂抹前需清洁皮肤,每日1-2次薄涂。
3、口服药物
严重过敏者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泼尼松片等。氯雷他定片适用于成人缓解荨麻疹样反应,西替利嗪滴剂用于儿童过敏症状,泼尼松片用于控制重度炎症。需注意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
4、避免抓挠
抓挠会破坏皮肤屏障,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风险,导致蜂窝织炎等继发感染。可修剪指甲或使用纱布覆盖叮咬处。儿童患者家长需监督并为其佩戴棉质手套。
5、观察症状
若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淋巴管炎红线或肿胀持续超过72小时,可能提示细菌感染。蚊虫叮咬诱发全身过敏反应时会出现呼吸困难、面部水肿,需立即急诊处理。糖尿病患者或免疫低下者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日常需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蚊虫滋生,外出时穿着浅色长袖衣物,使用避蚊胺含量10%-30%的驱蚊剂。被叮咬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过敏体质人群可常备抗组胺药物,蚊虫活跃季节睡前使用蚊帐。肿胀部位无须特殊包扎,保持干燥即可。如出现皮温升高、搏动性疼痛等感染征象,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