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牙周病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由菌斑微生物引起,表现为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和牙齿松动等。
1、病因
牙周病的主要病因是牙菌斑堆积,牙菌斑中的细菌代谢产物会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长期吸烟、糖尿病控制不佳、遗传因素等可增加患病风险。妊娠期激素变化也可能导致牙龈炎加重。
2、早期症状
早期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口腔异味明显。此时病变仅累及牙龈组织,尚未破坏深层牙周支持组织,通过专业洁治和改善口腔卫生可完全恢复。
3、进展期表现
随着炎症发展会出现牙周袋形成,探诊深度超过3毫米,伴有牙龈退缩和牙根暴露。X线片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患者可能出现牙齿敏感、咀嚼无力等症状。
4、晚期症状
晚期可见牙齿病理性移位、松动甚至脱落。牙周脓肿反复发作,伴有明显口臭。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2,多数需要复杂牙周治疗甚至拔除患牙。
5、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清除菌斑牙石。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牙周翻瓣手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等。辅助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口颊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预防牙周病需坚持早晚刷牙配合牙线使用,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戒烟限酒,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C。出现牙龈出血等早期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病情进展导致不可逆损害。孕妇等特殊人群更应加强口腔卫生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