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颌下腺炎怎么治疗
慢性颌下腺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导管冲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慢性颌下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导管阻塞、免疫异常、邻近组织炎症扩散、长期口腔卫生不良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是慢性颌下腺炎的常见病因,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导管溢脓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清洁。
2、导管冲洗
导管阻塞可能导致唾液淤积继发感染,表现为进食后腺体肿胀。医生可能使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进行导管冲洗,帮助疏通导管并清除分泌物。冲洗后需暂时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
3、物理治疗
急性发作期可采用超短波理疗促进炎症消退,慢性期可用热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物理治疗需配合药物使用,每日1-2次,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烫伤。治疗后多饮水有助于分泌物排出。
4、手术治疗
反复发作或腺体严重纤维化患者可能需要颌下腺切除术。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和腔镜微创手术,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1周内进流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出血。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该病多属肝胆湿热,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配合金黄散外敷消肿。针灸选取合谷、颊车等穴位疏通经络。治疗期间忌食肥甘厚味,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气血运行。
慢性颌下腺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三餐后及时漱口,使用软毛牙刷清洁舌苔。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食用冬瓜、绿豆等利湿食物,避免过硬、过酸食物刺激腺体。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急性发作期可含服维生素C片刺激唾液分泌,但需避免长期过量摄入酸性物质。定期口腔检查,发现龋齿或牙周病应及时治疗,减少邻近组织感染风险。冬季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