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心脏病手术后需要注意哪些
结构性心脏病手术后需要注意伤口护理、药物管理、饮食调整、活动限制和定期复查等事项。术后护理对恢复心脏功能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1、伤口护理
术后伤口需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每天检查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洗澡时避免直接用水冲洗伤口,可使用防水敷料保护。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
2、药物管理
术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药物,包括抗凝药、抗生素和心脏功能支持药物等。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尤其是抗凝药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如有不适或副作用,应及时联系医生。
3、饮食调整
术后饮食应以低盐、低脂、高蛋白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苹果等,有助于胃肠蠕动和营养吸收。控制水分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4、活动限制
术后初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散步等轻度活动为主。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血栓形成。活动时如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休息。
5、定期复查
术后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案。如有心悸、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结构性心脏病手术后,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家属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和照顾,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恢复期。如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确保术后恢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