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危害有什么
肾衰竭的危害主要包括水电解质紊乱、代谢废物蓄积、心血管系统损害、贫血与出血倾向、骨骼病变等。肾衰竭可分为急性与慢性,可能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干预。
1、水电解质紊乱
肾脏无法有效调节水分与电解质平衡,可能导致高钾血症、低钠血症或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可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低钠血症会导致脑水肿与意识障碍。患者需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并定期监测血电解质水平,必要时通过药物或透析纠正。
2、代谢废物蓄积
肾功能下降时,肌酐、尿素氮等毒素无法正常排泄,蓄积在体内可引起尿毒症。典型表现为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或抽搐。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替代肾脏清除毒素,同时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
3、心血管系统损害
肾衰竭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心力衰竭。体液潴留和肾素分泌异常会加重心脏负荷,尿毒症毒素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使用降压药如缬沙坦胶囊、呋塞米片等,严重时需通过超滤脱水减轻心脏压力。
4、贫血与出血倾向
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导致肾性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同时血小板功能异常会增加出血风险,如鼻出血或消化道出血。可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贫血,必要时输注血小板,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药物。
5、骨骼病变
钙磷代谢紊乱和维生素D活化障碍会引发肾性骨病,表现为骨痛、骨折或骨骼畸形。高磷血症需服用碳酸镧咀嚼片等磷结合剂,同时补充骨化三醇胶丸促进钙吸收。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至关重要。
肾衰竭患者需严格遵循低盐、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根据尿量调整。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骨折,但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定期复查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出现胸闷、意识模糊等紧急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01:55
02:28
02:23
02:28
01:52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肾衰竭是怎么得的
- 2 引起肾衰竭是怎么得的
- 3 肾衰竭是如何引起的
- 4 肾衰竭什么引起的
- 5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 6 怎样避免肾衰竭
- 7 什么是肾衰竭?
- 8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有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