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中耳炎会自愈吗
中耳炎部分情况可能自愈,但多数需医疗干预。中耳炎可分为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类型,是否自愈与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分泌性中耳炎若由感冒或过敏引起,积液可能随原发病缓解逐渐吸收。儿童因咽鼓管功能未发育完善,自愈概率高于成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随细菌感染时,通常需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孔后脓液排出可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感染未控制易转为慢性。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自愈可能性更低,可能出现乳突炎等并发症。长期未愈的中耳炎可能导致听力下降或鼓室硬化。
婴幼儿中耳炎自愈率较高,但反复发作需排查腺样体肥大。气压创伤性中耳炎在气压平衡后可自行恢复,但需避免重复暴露高压环境。真菌性中耳炎或结核性中耳炎几乎无法自愈,需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合并胆脂瘤或骨质破坏时,必须手术清除病灶。突发剧烈耳痛伴高热者应24小时内就医。
出现耳闷胀感应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保持鼻腔通畅可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哺乳期婴儿喂奶时保持头高位,成人戒烟可降低复发风险。急性期可用温热毛巾敷耳周缓解疼痛,但禁止自行冲洗外耳道。建议每年进行耳科检查,游泳时使用专用耳塞,感冒期间避免乘坐飞机。若听力持续减退或耳溢液超过两周,须完善耳内镜及听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