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窦性心动过缓的日常护理方式

61874次浏览

我们明白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肌丧失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缩,那么,窦性心动过缓的日常护理方式是什么呢?下面就是窦性心动过缓的护理方法解析。

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奶类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卷心菜、青菜、西红柿、柑橘、苹果、香蕉、柠檬等; 不吸烟、少饮酒、少饮浓茶和咖啡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咖喱、辣椒等;如果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心功能欠佳,出现明显浮肿时,应限制钠盐摄入,每天摄入量应少于5g。

对于持久性窦性心动过缓病人,其情绪多较忧郁、焦虑、烦躁。曾有过脑栓塞史者,更易悲观、消沉。护理时要增强其对治疗疾病的信心,消除思想顾虑与恐惧感,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平衡,积极配合治疗,以求病情稳定。在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并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如出现肢体活动不便、明显头晕、言语不清、胸闷、不能平卧等症状,应警惕有血栓脱落造成栓塞及心力衰竭的可能,应加强观察,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及早处理。

积极治疗原发病。当出现心律不齐时,应考虑其他疾病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窦性心动过缓患者要经常观察心率和血压,观察心脏节律的变化,如突然出现心率过快、过慢、不齐,或有明显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发现,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相关推荐

01:55
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病
窦性心动过缓一般是指成人窦性心率频率低于60次/分的现象,可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及睡眠状态的成人,也可能是由于严重缺氧、低温、甲减等原因引起,可能引起气短、疲劳、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晕厥。对于窦性心动过缓,可选择药物治疗,如常规的阿托品以及异丙肾上腺素这类提高心率的西药,但是只适合急救,不适合日常服用。对此还可以选择兼具安全和疗效的参松养心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由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等成分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的功效,能够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保护心肌细胞,可以有效提高心率,从而缓解窦性心动过缓引起的心悸不安、气短、胸闷等症状。研究表明,平均提高心室率7.15次/分,心率越低患者提高越明显。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经常熬夜、均衡饮食等,从而更好地改善病情。
02:56
心窦过缓是什么原因
正常人的心律就是窦性心律,窦性心率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通常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见于长期从事高负荷运动的人,如年轻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等;正常人处在睡眠状态时也会出现窦性心律过缓,若患者无明显症状,则不需要特殊干预。病理性因素,如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影响到窦房结动脉,或影响到供应心脏传导系统的血管,易出现心动过缓。此外,内分泌疾病也会引起心动过缓,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可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的药物,如参松养心胶囊。
心率50多正不正常
心率50多属于心动过缓的范围,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那是正常的,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那就需要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正常健康的成年人,心率范围应该在60次每分到100次每分之间,如果心率处于这个区间范围之内,这说明心脏既可以很好的工作,给各个重要脏器供血供氧,又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果心率在50多次每分,就属于心动过缓的范畴。如果出现心率50多次,在临床中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可以看到士兵、建筑工人、运动员,他们长期从事体力活动,所以他们基础心率就会出现偏低、偏慢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现象也不需要经过药物治疗和干预,只需要定期的复查心电图、监测心率即可。还有一些人在睡觉期间,也会出现心率偏低、偏慢的情况,甚至心率会处于50多次每分,这也是正常的现象,这说明迷走神经占据了人体的主要神经支配位置,在睡觉期间会出现迷走神经作用增强,迷走神经就会导致心率偏慢、血压降低,可以使重要脏器得到充分的休息。但是在临床中,会有一些疾病导致心率过慢,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电解质紊乱、严重的营养不良、纳差等等,如果是这些疾病导致的心率偏慢,就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积极的处理和治疗原发疾病,才能使心率偏慢的情况得以缓解和改善。如果是心脏的起搏系统和传导系统出现问题,也会导致心率过慢,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等等,如果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就需要进行起搏器植入手术的全面评估了,进行起搏器植入手术,才能有效的缓解心率偏慢的情况。
语音时长 02:07

2021-12-30

74932次收听

心率太低吃哪些药好
如果出现了心率过慢的情况,千万不要盲目的自行的口服提升心率的药物,这个时候需要第一时间到医院的心内科门诊就诊,最好是到心律失常的专病门诊进一步的就诊,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和判断。因为在临床中,如果出现心跳过慢,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可以看到一些士兵、建筑工人和运动员,由于他们长期从事体力活动,他们的基础心率就会出现偏慢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不需要经过药物治疗和干预的。而且还有一部分人群在睡觉期间也会出现心率偏慢,这是因为在睡觉期间,由迷走神经占据人体的主要神经支配位置,迷走神经就会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这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不需要经过药物治疗和干预的。但是在临床中会有一些疾病导致心率过慢,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严重的营养不良、纳差等等。如果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心率过慢,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甲状腺素,才能使症状得以缓解;如果是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跳过慢,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的补充电解质,才能使电解质紊乱导致的心动过缓得以缓解;如果是营养不良、纳差导致的心跳过慢,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的补充营养和能量;如果是严重的缓慢性的心律失常发作,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茶碱缓释胶囊,因为茶碱缓释胶囊就可以有效的提升心率,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就需要进行起搏器植入手术的相关评估了。
语音时长 02:07

2021-12-30

65881次收听

心脏跳的慢是怎么回事
心脏跳的慢,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导致。一般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心跳速度可以变慢。比如说运动员一般心跳的速度会比普通人慢一些,一般正常人的心跳在60到100次之间,对于运动员或者是经常参加重体力活动的人,心率一分钟可以不到60次,又叫做运动员心脏。还有一些是家族遗传性的偏慢,这些都认为是生理的原因所导致。一般没有特别表现,没有特别症状,一般可以不进行干预。对于病理性的原因,往往也可以导致心跳速率减慢。常见的原因有心脏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压升高等等。由心脏引起的心跳减慢,往往还会有一些症状,比如说心慌、胸闷、心悸、头晕、黑蒙等症状。常见的这些疾病要进一步明确病因,比如说有年纪大引起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的是因为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所引起。这些患者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来进行明确和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以引起心跳减慢,可以伴有发育的迟缓、身体局部的肿胀、食欲的减退、贫血等全身性的症状。这个时候抽个血,做个甲状腺功能检测,做个心电图检查,都能够进行明确的判断。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大多伴有视力的模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头颅CT、核磁共振等来进行明确诊断。一般颅脑损失、先天性的局部发育不良、脑部肿瘤、脑部感染等原因,就可以导致颅内压的升高。除此之外,患者体质比较差,或者是中医说的气血不足,也可以导致心脏跳动较慢,患者往往伴有贫血、消瘦、面色发黄等症状,这些情况可以吃一些补气血的药物或食物来进行改善。所以一般成年人心跳在60到100次之间,患者要是低于60次,要是心跳慢的情况下,症状不多,没有严重的副作用,可以先观察,假如说引起症状,要积极地检查和积极地治疗。除了药物之外,要是心跳特别慢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植入起搏器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3:02

2021-11-05

71908次收听

01:28
心动过缓的症状有哪些
正常窦性心律在60~100次每分之间,心率低于60次每分称之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生理性的原因主要见于夜间睡眠状态或某些运动员,但一般心率不低于50次每分,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如心率过慢,可出现乏力、头晕、有重要器官的灌注不足的表现。若合并有了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出现黑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重者可以发生阿斯综合征甚至死亡。
02:13
心率过慢是什么原因
在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的因素下均可会导致心率过慢情况出现。生理性因素如人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会使心率减慢,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像运动员这类人群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基础心率也会偏慢,属正常生理现象,是不需要担心,也不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或其他方式治疗。病理性因素,在临床中有部分疾病也会引起心率偏慢,如甲状腺功能减低,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这时患者需到医院就诊,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出现严重且不能纠正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建议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
如何正确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如果有一些能够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发病,要进行积极的治疗。第二个方面就是如果发现他目前正在用一些减慢心率的药物,应该及时的减量或者是停服。第三个方面要依据窦性心动过缓它的程度,如果是严重的动力心动过缓,比如说他的心率最低有小于四十次的或者平均心率不足五十次每分,二十四小时总心跳数不足六万次。又伴有了明显的脏器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那可以考虑植入永久性的起搏器。当然还有一部分的这种心动过缓,他的心室率并不是非常的缓慢。虽然小于六十次每分,但是一般都在五十次以上。这一部分的人群,他可能并没有明显的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日常的生活和运动也没有受限,这种情况是不需要治疗的,也不需要特别的紧张。
语音时长 01:09

2021-01-15

77355次收听

窦性心动过缓有什么症状
窦性心动过缓是否有症状主要还是取决于过缓的程度。如果心室率波动在五十到六十次之间,大部分是没有明显的症状的。当病情进一步的政治到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时,会出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的症状。脑供血不足会表现为头晕、黑蒙,严重的意识丧失、晕厥等发生记忆力减退。心脏供血不足会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严重的会引起心绞痛。肢体供血不足会有、显著的疲乏、运动耐量的下降。那肾脏供血不足会引起少尿。消化道的供血不足会引起消化能力的下降、食欲减退等等。所以窦性心动过缓它的治疗也要依据于实际的过缓的程度,以及患者是否合并这种脏器供血不足的临床的症状,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植入永久性的起搏器。
语音时长 01:20

2021-01-15

113410次收听

吃什么食物治窦性心动过缓
吃什么食物治窦性心动过缓?在我们身体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时候,饮食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证身体每天所需要的营养的价值,同时也要保证不会导致病情加重,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吃什么食物治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怎样预防
对于窦性心动过缓这种心率太慢的疾病,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窦性心动过缓给患者也带去了很多的伤害,所以,患者都想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窦性心动过缓有哪些预防方法?
中医可以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吗
中医能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吗?中医的疗效大家有目共睹,它在很多领域都能发挥难以置信的作用,所以现在很多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想知道中医能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吗,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01:49
窦性心动过缓能跑步吗
窦性心动过缓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其严重程度有所不同,而患者是否能够跑步主要取决于病情轻重。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主要见于部分老年人和运动员,一般无明显症状,无需治疗,对患者影响较小,这种情况可以跑步。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主要见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服用部分药物之后等,这种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对患者影响较大,可引起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不宜剧烈运动,需及时治疗,并且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才可跑步。
窦性心动过缓注意事项
心脏缓慢跳动时,在人们进行运动时,就会出现呼吸短促、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严重、头昏眼花等症状,在症状发生时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检查与治疗,以避免带来更大的伤害。如果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情况,需要做好检查,不要胡乱用药,在饮食上面多多注意起来。
窦性心动过缓能跑步吗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产生原因有很多,比较器质性心脏病、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以及其他其他药物的影响。对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人来说,是可以进行适当运动的,跑步时可以变成慢跑,也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起到运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