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霉菌感染症状
口腔霉菌感染症状主要包括口腔黏膜白斑、灼痛感、味觉异常、吞咽困难及口角炎等。口腔霉菌感染多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可能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或灰白色斑块是典型症状,斑块可附着于舌面、颊黏膜或上腭,擦拭后可能出血。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会破坏黏膜屏障,可能伴随口干或黏膜充血。治疗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含漱液、克霉唑口腔贴片,同时改善口腔卫生。
2、灼痛感
感染部位常有烧灼样疼痛,进食辛辣或酸性食物时加重。真菌代谢产物刺激神经末梢可能导致痛觉敏感,严重时影响进食。局部涂抹咪康唑口腔凝胶或口服氟康唑胶囊可抑制真菌生长,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利多卡因胶浆缓解症状。
3、味觉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金属味或苦味等味觉障碍,与真菌代谢影响味蕾功能有关。长期佩戴义齿者更易发生,可能伴随口腔异味。除抗真菌治疗外,需每日清洁义齿,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减少菌斑附着。
4、吞咽困难
咽后壁或食管受累时会出现吞咽疼痛或梗阻感,婴幼儿可能拒食哭闹。真菌性食管炎需通过内镜检查确诊,治疗需延长氟康唑胶囊用药周期,配合流质饮食减少黏膜刺激。
5、口角炎
双侧口角皲裂、糜烂伴白色分泌物是常见表现,可能因维生素B缺乏或唾液浸渍加重。局部涂抹酮康唑乳膏联合维生素B2片治疗,保持口周干燥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口腔霉菌感染患者应避免高糖饮食,定期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改变口腔酸碱环境。佩戴义齿者需夜间取下浸泡消毒,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出现症状持续加重或发热时需及时复查,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需延长抗真菌疗程。日常注意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减少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