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足跟痛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2915次浏览

足跟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脂肪垫萎缩、滑囊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矫形器具、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晨起下地第一步疼痛明显,活动后减轻。可能与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跑步有关。治疗上建议减少活动量,穿软底鞋,睡前用温水泡脚。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

2、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跟骨底面骨质增生形成的骨性突起,可能压迫周围软组织引起疼痛。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初期可通过足跟垫、矫形鞋垫缓解压力,严重者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治疗或手术切除。

3、跟腱炎

跟腱炎多因运动过度导致跟腱反复牵拉损伤,表现为跟腱部位肿胀、压痛。急性期应停止运动,冰敷患处,抬高患肢。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酮洛芬凝胶等外用药物。

4、脂肪垫萎缩

足跟脂肪垫具有缓冲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发生萎缩变薄,导致足跟部缓冲能力下降。建议选择有缓冲功能的鞋子,避免硬地面长时间行走,可配合足跟垫使用。

5、滑囊炎

跟骨后滑囊炎多因鞋子摩擦刺激引起,表现为跟骨后方红肿热痛。治疗上需更换宽松舒适的鞋子,局部热敷,严重时可考虑滑囊穿刺抽液或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

日常护理中应注意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合适的有缓冲功能的鞋子,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后适当拉伸小腿肌肉和足底筋膜,出现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饮食上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和钙质的食物,有助于软组织修复和骨骼健康。

相关推荐

宝宝感冒吃药最多吃几天
宝宝感冒吃药一般不超过5-7天,具体用药时间需根据感冒类型、症状严重程度及药物种类决定。感冒多为病毒感染引起,通常具有自限性,过度用药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盆腔炎症状与治疗
盆腔炎主要表现为下腹痛、异常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盆腔炎通常由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发热、排尿困难等表现。
带状疱疹只疼不出来怎么回事
带状疱疹只疼不出来可能与神经损伤、免疫抑制、病毒潜伏、局部炎症反应、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通常表现为疼痛和皮疹,但少数情况下可能仅出现疼痛而无皮疹。
小儿肠胃炎不腹泻就吐怎么治疗
小儿胃肠炎不腹泻仅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补液盐、益生菌制剂、止吐药物、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肠道菌群紊乱、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血糖高能吃西瓜吗
血糖高患者可以适量吃西瓜,但需控制摄入量和食用时间。西瓜含糖分较高,升糖指数中等,建议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并监测血糖变化。西瓜的血糖生成指数为72,属于中等升糖食物,但实际升糖负荷较低,因含水量高且单次食用量有限。每100克西瓜含碳水化合物约8克,主要为果糖和葡萄糖。选择成熟度适中的西瓜,避免过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