菹草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菹草是一种水生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等功效,可用于辅助治疗热毒疮疡、水肿尿少、便血崩漏等症状。
1、清热解毒
菹草性寒味苦,归肺经和胃经,能够清除体内热毒。对于热毒壅盛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热毒疮疡患者可将新鲜菹草捣烂外敷患处,或煎汤内服。使用时应避免过量,脾胃虚寒者慎用。
2、利尿消肿
菹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能促进体内水分代谢,增加尿液排出。适用于水湿停滞导致的下肢浮肿、小便不利等症状。水肿患者可取干品10-15克煎水代茶饮,配合低盐饮食效果更佳。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凉血止血
菹草具有收敛止血作用,对血热妄行引起的鼻衄、牙龈出血、便血等症状有辅助治疗效果。民间常用鲜草汁滴鼻止鼻血,或配伍地榆炭等药材煎服。出血量多或持续不止时应及时就医。
4、抑菌消炎
现代研究表明菹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可用于轻度皮肤感染、外伤感染的辅助治疗,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等配伍使用。严重感染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5、调节免疫
菹草中的多糖类物质能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适合免疫力低下人群作为保健食材,可焯水凉拌或煮粥食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应避免长期大量服用。
菹草作为药食两用植物,鲜品可凉拌、做汤,干品宜煎煮20-30分钟以充分发挥药效。使用前需确认无污染,过敏体质者初次食用应少量尝试。治疗疾病时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不宜替代正规药物治疗。日常保健每周食用2-3次为宜,采收时避开污染水域,脾胃虚寒者应搭配生姜等温性食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