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心跳加快怎么回事
感冒心跳加快可能与病毒感染、发热、脱水、药物副作用、心肌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可通过休息补液、退热治疗、调整药物、抗病毒治疗、心肌保护等方式缓解。
1、病毒感染
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病毒侵入机体后激活免疫系统,释放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6,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心率增快。患者常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建议多饮水休息,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
2、发热
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心率约增加8-10次/分。发热时代谢率增高,心脏需加速泵血以满足机体氧耗。患者可能出现寒战、面色潮红等表现。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
3、脱水
感冒时摄入不足或大量出汗可能导致血容量减少,心脏通过加快搏动代偿维持血压。表现为口干尿少、皮肤弹性下降。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严重者需静脉补液。
4、药物副作用
部分感冒药含伪麻黄碱等拟交感神经成分,可能引起心悸等不良反应。若正在服用复方氨酚烷胺片、美扑伪麻片等药物,应暂停使用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5、心肌炎
柯萨奇病毒等可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引发病毒性心肌炎。除心悸外还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甚至晕厥。需立即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必要时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注射液等心肌营养药物。
感冒期间应注意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米粥、果蔬汁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运动。监测静息心率,若持续超过100次/分或出现心律不齐,应及时心内科就诊。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需避免过早恢复高强度工作。老年患者及原有心脏病史者更需警惕心肌损伤风险,感冒症状缓解后建议复查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