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得了鼻炎的危害

儿童鼻炎可能引发鼻塞、头痛、睡眠障碍等问题,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中耳炎、腺样体肥大等并发症。儿童鼻炎通常由过敏原刺激、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鼻腔结构异常、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可通过鼻腔冲洗、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鼻塞是儿童鼻炎最常见的症状,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会导致呼吸不畅。儿童可能因鼻塞出现张口呼吸、夜间打鼾等症状,长期鼻塞可能影响面部骨骼发育。生理性因素引起的鼻塞可通过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或氯雷他定糖浆。细菌感染导致的鼻塞可能需要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治疗。
鼻腔通气不畅可能导致头部缺氧,引发前额或眼眶周围胀痛。儿童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龄期儿童可能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病毒感染引起的头痛可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症状,过敏因素导致的头痛需使用西替利嗪滴剂控制过敏反应。家长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儿童接触冷空气刺激。
鼻腔阻塞会影响儿童睡眠质量,可能导致夜间惊醒、多梦、白天嗜睡等问题。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睡眠问题可遵医嘱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合并腺样体肥大时可能需要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建议家长调整儿童睡姿为侧卧位,使用加湿器保持卧室湿度。
鼻炎可能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腔负压,导致渗出性中耳炎。儿童可能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耳痛等症状,婴幼儿可能频繁抓耳。细菌性中耳炎可选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过敏性中耳炎需配合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治疗。家长需避免儿童用力擤鼻,哺乳期婴儿喂奶时应保持头部抬高姿势。
长期鼻炎刺激可能导致腺样体病理性增生,引发睡眠呼吸暂停、颌面发育异常等问题。儿童可能出现腺样体面容、牙齿排列不齐等特征。轻度肥大可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鼻气雾剂控制炎症,重度肥大可能需要腺样体切除术。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耳鼻喉科检查,避免发展为慢性病变。
儿童鼻炎患者日常应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增强免疫力。冬季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坚持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护理鼻腔。出现持续鼻塞、流脓涕、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耳鼻喉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引发严重并发症。适当进行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但需注意泳池水质可能加重过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