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护理
心脏瓣膜病患者需通过药物管理、症状监测、饮食调整、活动限制及心理支持等方式进行综合护理,以延缓病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1、药物管理
遵医嘱规律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钠片、利尿剂如呋塞米片等,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电解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漏服,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需及时就医。
2、症状监测
每日记录心率、血压、体重变化,观察是否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夜间睡眠时可垫高枕头减轻胸闷,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联系医生。
3、饮食调整
采用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限制腌制食品。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荷。
4、活动限制
根据心功能分级制定活动计划,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等增加心脏耗氧的行为。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以不诱发心悸气喘为度。
5、心理支持
患者易因病程长、反复住院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应多陪伴沟通,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加入病友互助小组也有助于建立治疗信心。
心脏瓣膜病患者需长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感染诱发心衰。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瓣膜功能,若出现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咯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护理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征兆,与医疗团队保持动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