檗皮的常见用法有哪些
檗皮通常指黄柏皮,其常见用法主要有煎汤内服、研末外敷、配伍入药、制成药膏、泡酒饮用等。
1、煎汤内服
黄柏皮可切片后加水煎煮取汁服用,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等症。其含小檗碱等成分能抑制肠道致病菌,改善湿热型腹泻。煎煮时建议先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煎20分钟,每日用量控制在6-12克。
2、研末外敷
干燥黄柏皮研磨成细粉后可直接撒于患处,适用于湿疹瘙痒、疮疡肿痛。粉末中的生物碱具有抗炎收敛作用,能缓解皮肤渗出性病变。外用时需清洁创面,每日换药1次,过敏体质者需先做局部测试。
3、配伍入药
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组成复方,如经典方剂黄连解毒汤。配伍后可增强清热解毒功效,用于热毒炽盛所致高热烦躁。需中医师根据证候调整君臣佐使比例,避免自行组方。
4、制成药膏
黄柏皮提取物可制成软膏或油膏,如黄柏软膏用于痔疮肿痛、烫伤糜烂。制剂工艺能保留有效成分并延长作用时间,涂抹后形成保护膜。使用前需排除创面感染,每日涂抹2次为宜。
5、泡酒饮用
50度以上白酒浸泡黄柏皮两周可得药酒,少量饮用可缓解关节热痛。酒精有助于溶出脂溶性成分,但阴虚火旺者忌用。每日饮用量不超过20毫升,避免与降糖药同服。
使用黄柏皮时需辨证施治,脾胃虚寒者慎用内服。外用药需观察皮肤反应,出现红肿瘙痒应立即停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长期大量服用导致胃肠不适。日常保存应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影响药效。




